研究:缺課學生平均缺席83天 逾半涉精神健康問題

更新時間:00:01 2025-11-27 HKT
發佈時間:00:01 2025-11-27 HKT

香港小童群益會昨日發布一項關於中學生缺課的研究,揭示缺課問題日益嚴重。根據教育局數據,2023/24學年共有5572名中小學生缺課,較兩年前急增88%。研究團隊通過社工服務數據,收集214名缺課中學生的資料,發現缺課學生平均缺席83天,當中近6成缺課日數與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有關,部分學生更曾出現自殘或自殺行為。

65%缺課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

研究於今年5月至10月進行,結合214名缺課中學生的數據及12名學生的深度訪談內容。結果顯示,65%缺課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50%涉及精神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29%)、自閉症(11%),以及注意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9%)。缺課主因包括焦慮、恐懼或緊張(55%)、缺乏學習動機(47%)、抑鬱或悲傷(47%)、跟不上課堂進度(37%)及人際關係問題(34%)等。近4成學生曾自殘,兩成曾嘗試自殺。

受訪學生普遍對學習有興趣,但受身心困擾影響出席率。部分人提到遭遇欺凌、家庭壓力或師生言行等問題,加劇對學校的抗拒。曾缺課兩年半的Candice分享,學校社工協助她調適考試安排及提供情緒支援,讓她感到被接納。

團體倡善用地區青少年中心

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黃穎琴表示,精神科及臨床心理服務的輪候時間長,有學生需輪候半年才能見精神科醫生,其情況可能已惡化,難以及時跟進。對於中學「三層應急機制」,她指現行機制主要處理有自殺危機及短期應急的個案,未能覆蓋長期缺課的學生,建議教育局善用地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長期跟進。

另一方面,香港小童群益會通過學校社工服務及「攜晴計劃」等方式支援缺課學生。數據顯示,39%受助學生已沒有缺課,其中16%復課、11%轉讀職業訓練課程、6%已畢業。該會總幹事劉翀建議,在地區擴展名額與服務點,建立多元學習路徑,協助學生逐步重回正軌。

記者 佘丹薇

延伸閱讀:

精神健康︱ 三層應急機制12月1日起於中學恆常化 高小試行9個月

精神健康|中學三層應急機制 第二層錄418宗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