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缺课学生平均缺席83天 逾半涉精神健康问题
发布时间:00:01 2025-11-27 HKT
香港小童群益会昨日发布一项关于中学生缺课的研究,揭示缺课问题日益严重。根据教育局数据,2023/24学年共有5572名中小学生缺课,较两年前急增88%。研究团队通过社工服务数据,收集214名缺课中学生的资料,发现缺课学生平均缺席83天,当中近6成缺课日数与学生的精神健康问题有关,部分学生更曾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
65%缺课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
研究于今年5月至10月进行,结合214名缺课中学生的数据及12名学生的深度访谈内容。结果显示,65%缺课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50%涉及精神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29%)、自闭症(11%),以及注意力不足或过度活跃症(9%)。缺课主因包括焦虑、恐惧或紧张(55%)、缺乏学习动机(47%)、抑郁或悲伤(47%)、跟不上课堂进度(37%)及人际关系问题(34%)等。近4成学生曾自残,两成曾尝试自杀。
受访学生普遍对学习有兴趣,但受身心困扰影响出席率。部分人提到遭遇欺凌、家庭压力或师生言行等问题,加剧对学校的抗拒。曾缺课两年半的Candice分享,学校社工协助她调适考试安排及提供情绪支援,让她感到被接纳。
团体倡善用地区青少年中心
小童群益会助理总干事黄颖琴表示,精神科及临床心理服务的轮候时间长,有学生需轮候半年才能见精神科医生,其情况可能已恶化,难以及时跟进。对于中学「三层应急机制」,她指现行机制主要处理有自杀危机及短期应急的个案,未能覆盖长期缺课的学生,建议教育局善用地区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长期跟进。
另一方面,香港小童群益会通过学校社工服务及「携晴计划」等方式支援缺课学生。数据显示,39%受助学生已没有缺课,其中16%复课、11%转读职业训练课程、6%已毕业。该会总干事刘翀建议,在地区扩展名额与服务点,建立多元学习路径,协助学生逐步重回正轨。
记者 佘丹薇
延伸阅读:
精神健康︱ 三层应急机制12月1日起于中学恒常化 高小试行9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