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草藥配方4星期內有效改善抑鬱、焦慮及睡眠問題

更新時間:19:13 2025-10-09 HKT
發佈時間:19:13 2025-10-09 HKT

明天是世界精神衞生日,香港浸會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中草藥配方DEP-2306可於4星期內有效改善「症狀不足型抑鬱發作」(Depressive Episodes with Insufficient Symptoms, DEIS)患者的相關症狀,顯示中醫藥在應對精神健康挑戰方面具潛力發揮重要的角色。

浸大研究:約4成患者抑鬱症狀得到緩解

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中草藥配方DEP-2306可於4星期內,有效改善「症狀不足型抑鬱發作」。浸大提供
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中草藥配方DEP-2306可於4星期內,有效改善「症狀不足型抑鬱發作」。浸大提供

「症狀不足型抑鬱發作」為一種輕度精神健康問題,患者持續兩星期出現抑鬱情緒,並伴有至少一項其他抑鬱症狀,如睡眠障礙、疲勞專注力和記憶力下降,對生活質素造成負面影響。

是次研究由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研究助理教授余炬成、協理副校長(臨床中醫藥)兼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座教授卞兆祥領導,分析了67名本地DEIS患者的臨床數據。患者在接受DEP-2306治療4周後,多項指標顯著改善,例如抑鬱嚴重程度指數平均由11.8降至6.7,焦慮水平指數由10.6降至6.0,睡眠質量指數由10.3改善至7.9,約4成患者的抑鬱症狀得到緩解。

目標為5000名患者提供免費中醫治療和輔導服務

DEP-2306的主要成分包括鬱金、白芍、浮小麥和刺五加。浸大提供
DEP-2306的主要成分包括鬱金、白芍、浮小麥和刺五加。浸大提供


浸大表示,DEP-2306的主要成分為鬱金、白芍、浮小麥和刺五加,具「疏肝、寧神、益氣」之效。該配方現正應用於賽馬會杏林「心」間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為5000名患有睡眠障礙和常見精神障礙的成年人,提供免費的中醫治療和輔導服務。余炬成表示,「該計劃將於2026年6月結束,研究團隊會繼續收集臨床數據,以支持將來有關DEP-2306臨床應用的研究。」

本報記者

延伸閱讀:

THE世界大學排名2026|本港5間全球百強大學排名齊攀升

浸大與德大學等簽備忘錄 攜手推動綠色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