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12名恒大學生實習拓眼界 本港藝術家創作《石之耳語》參展

更新時間:11:53 2025-10-06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10-06 HKT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國際戶外藝術節之一,自2000年起即以藝術活化鄉村、結合自然與人文而聞名。今年,香港藝術家張瀚謙與沈君怡以作品「香港部屋《石之耳語》」參展,香港恒生大學亦積極參與藝術祭,共有12名學生前往日本新潟縣實習。有恒大學生向本報表示,能接觸香港少見的戶外藝術祭,讓她大開眼界;恒大藝術設計系講師林兆榮則指「身邊的一切都可以是創作的原材料」。 

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學生:難得接觸戶外藝術祭

「香港部屋《石之耳語》」於今年7月在日本新潟縣津南町展出,借用春秋時期「魏榆言石」有關「會說話的石頭」的典故,打造出融合視覺與聽覺的沉浸式藝術空間。沈君怡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其展覽《石之耳語》以石頭作為隱喻載體,旨在傳遞那些難以直接言說的故事。恒大藝術設計系作為「2025年香港部屋實習計劃」合作夥伴,共有12名學生前往越後妻有地區實習。沈君怡稱讚實習學生積極參與,尤其在日語溝通與活動準備上,「幫了我們(團隊)很多」。

儘管實習僅為期兩周,恒大文化及創意產業文學士二年級生石曉雲表示,是次難得有機會接觸香港少見的戶外藝術祭的實習,讓她大開眼界,期望未來能參與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藝術設計文學士課程畢業生梁苑怡形容,這趟旅程宛如「走進另一個世界」。她指出,越後妻有地區與香港的便利生活形成巨大反差,例如展覽地點附近只有一間便利店,而藝術祭展區範圍遼闊,讓她深刻體會到不同的生活節奏與空間感。

文化及創意產業文學士畢業生陸嘉豪表示,實習期間見識到大型活動中明確的分工與多元團體的協作,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對藝術品的反應各異,例如日本觀眾習慣先靜心感受,而香港觀眾則傾向先獲取資訊再深入體驗。他亦分享實習趣事,例如曾被當地的伯伯笑他「動作慢」,卻也從中感受到文化差異帶來的趣味與啟發。他笑言是次經歷,令他發現「這個世界看不完」,未來計劃投入社區藝術領域。

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講師鼓勵「多走多看」找靈感

沈君怡(右一)稱讚實習學生積極參與,尤其在日語溝通與活動準備上,「幫了我們(團隊)很多」。佘丹薇攝
沈君怡(右一)稱讚實習學生積極參與,尤其在日語溝通與活動準備上,「幫了我們(團隊)很多」。佘丹薇攝

問及香港是否適合推行類似日本戶外藝術展的概念時,恒大藝術設計系講師林兆榮表示,其實香港已有不少類似嘗試,如西貢海藝術節、鹽田梓及長洲等地的地方營造活動。他認為學生此行最重要的收穫,並非學習如何策展或欣賞藝術,而是親身感受當地的生活節奏與環境,如夜晚的水流聲、空氣中的氣味,這些都是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他鼓勵學生「多走多看」,將生活所見所感轉化為創作素材,並將熱愛之事「做到極致」。

記者 佘丹薇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