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非本地生佔比增 議員關注師資配套 蔡若蓮:增收學生助吸引頂尖教授來港
發佈時間:14:23 2025-10-03 HKT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3日)舉行會議,多名立法會議員關注8間本地資助大學非本地生上限增至5成的措施,質疑大學的師資、教學設施等配套是否足以應付增收學生的需要,以確保本地生不受影響。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局方密切留意八大增聘教學人員的情況,認為在增收學生的同時,有助吸引頂尖教授來港。
狄志遠質疑提升上限迫切性
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舉行會議,討論有關《施政報告》教育措施及學齡人口下跌的議題。對於《施政報告》提出提升非本地生上限至5成,議員狄志遠表示,現時八大的非本地生限額仍未達4成,質疑推行此措施的迫切性,認為即使教育局指對本地生的學額沒有影響,但教學質素、師資等配套亦有影響。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一直密切留意八大增聘教學人員的情況,尤其是高級教學人員的升幅有15至16%,認為八大在增收學生的同時,有助吸引頂尖教授來港。她續指,提早讓大學知悉非本地生佔比上限,有助大學規劃未來4年的發展,善用資源。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5︱大學非本地生限額增至50% 本地1.5萬個資助學額不變 預留全新商業地建宿舍
教局:按教育周期等制定教師執業證書年期
多名議員亦關注《施政報告》提出改善教師註冊制度,引入執業證書等要求,並指現時仍未有相關文件和資料可供參考。議員朱國強促請教育局全面諮詢學界,避免「為做而做」,打擊教師士氣。蔡若蓮表示,教師執業證書有助維護教師的專業形象,而局方與持份者溝通時反應亦正面。她在回應其他議員提問時亦指,引入教師執業證書不會影響註冊制度,教育局會按實際情況和教育周期,制定執業證書的年期。
至於應對學齡人口下跌方面,議員林振昇指出,有家長關注減少中小學「叩門額」的安排,他質疑此舉能否真的有效紓緩「縮班殺校」的情況。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減叩門額屬試行措施,教育局會持續留意情況,與學界溝通,聽取家長的意見。
本報記者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5︱提升8大非本地生上限 教評會倡本地生資助學額同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