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大學城籌建組設專班 實地考察成功模式 多間大學歡迎致力發展北都
發佈時間:12:17 2025-09-18 HKT

政府致力發展北部都會區大學教育城,為專上教育界別提供擴容提質的發展空間。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將由政務司司長任組長,成立調研專班,研究北都大學城發展模式,實地考察不同地方大學城的成功模式,廣納本地、內地和國際知名大學校長或代表等意見。小組亦會研究把香港優勢學術領域與產業深度結合發展的路徑,以及促進內地和國際領先的大學或研究中心進駐的策略。
洪水橋土地最快2026年供使用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3批大學城土地—洪水橋、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最早將分別於2026年、2028年及2030年供使用。小組將就3批土地的發展定位及願景作出建議,並考慮以產業導向,例如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一帶,融合鄰近高端專業服務和職業專才培訓聯動發展;牛潭尾一帶則可考慮配合新田科技城和河套區的整體創科發展,包括生命健康科技產業,並與第三間醫學院及綜合醫教研醫院等聯動發展。
政府早前指,位於洪水橋面積約為5公頃的大學城用地,預計最快於2026年完成土地平整。消息人士昨稱,得悉社會有意見認為用地過小,可容納的學生人數有限,當局認為有條件加大用地面積,可增加至9公頃,考慮因素包括洪水橋的土地最早推出,交通基建亦最早落成,同時本港正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等。至於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兩幅大學城用地,未來也值得考慮增加土地面積。
多間大學對政府致力發展北都表示歡迎。港大校長張翔表示,歡迎《施政報告》聚焦將北都定位為香港經濟發展新引擎及建設大學城,港大將致力拓展本地、內地以及及國際一流學府合作,以配合國家重要發展方向。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中大會與政府攜手推動大學城的籌劃及建設,充分發揮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及生命健康科技等領域的科研優勢。
本報教育組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5|北都7招鬆綁 誘財團參與發展「按實補價」減成本 梁志堅:有利財團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