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北都7招鬆綁 誘財團參與發展「按實補價」減成本 梁志堅:有利財團計數
發佈時間:11:05 2025-09-18 HKT

北都發展是政府重中之重政策,為加快發展,《施政報告》推出「七招」拆牆鬆綁措施,以鼓勵財團參與發展。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容許北都土地業主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土地,抵銷在北都原址換地等所須繳付金額、推出「按實補價」減低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以及七個指定舊區地積比轉移至北都或新發展區等。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北都新發展方向及規劃詳情,包括容許北都土地業權人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土地,藉此抵銷其在北都新發展區原址換地或「片區開發」所須繳付金額,鼓勵市場參與北都發展。
相關文章:施政報告2025|古洞北粉嶺北預留3地 供市建局「樓換樓」
北都鬆綁措施一覽 1. 引入快速審批制度,採納各地優秀建築方法,降低工程成本並縮短工期。 2 .「分階段開發」模式,參考內地「1.5級開發」概念,初期先建設和營運低密度設施。 3. 多元開發模式,包括原址換地、「片區開發」等,推動市場參與。 4. 靈活批土地(公開招標、限制性招標或直接批地),推動企業落戶和投資。 5. 容許北都土地業主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土地,抵銷原址換地或片區開發金額。 6. 「按實補價」初期60%樓面補價,餘下40%10年內決定,先導計劃為期3年。 7. 開展凹頭土地用途檢討,16公頃土地擴至30公頃,私營房屋佔大比例。 |
收地安排最遲明年首季出台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可主動交回土地包括政府3年內計劃徵收作發展私人土地,及政府已經收回但未完成土地業權審查而未賠償土地,希望藉此幫助發展商改善現金流。
消息指,北都新發展區是重點發展所在,該舉可試驗成效,視市場反應,不排除擴展到新發展區以外土地。當局將在今年稍後想持份者作諮詢,並最遲明年首季出台安排。
同時,以「按實補價」減低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即地契修訂過程中,視乎地塊情況,容許業主毋須按規劃地積比率上限計算最高樓面進行補價,改以實際興建樓面及實際用途釐定應繳補價,並考慮容許發展商按實際開發規模分階段補繳地價。消息指出,該措施是為期3年先導計劃,適用全港,只針對非住宅用地,業主首次最少可按規劃地積比率上限計算最高樓面6成進行補價,希望早日釋放土地潛力,減輕業主早期發展階段負擔。
非住宅項目可先補地價6成
消息又指,業主可在首期發展落成10年內決定是否發展餘下4成樓面,若確定發展,可按當時市價補交地價;若業主選擇不發展,當局亦會保證有足夠基建交由政府或其他業主發展。消息又指,計劃設有保障機制,業主轉讓業權時只能整體轉讓,不能賣散。消息指,將補價下限定於6成是因為不想發展規模太低,今年稍後會向相關持份者諮詢,明年首季確定安排。
7地區私人重建擬增地積比 凹頭站項目改主打私樓
另外,開展凹頭土地用途檢討,善用北環線帶來發展潛力,在凹頭站沙埔一帶考慮引入更大佔比私營房屋,拓展為新發展區。委託港鐵公司進行檢討,明年公布結果。消息人士稱,2023年原規劃有16公頃土地作公營房屋或社區措施,經過可行性研究後,認為附近有新田科技城及牛潭尾大學城,加上附近沙埔站會在2034年通車,故有潛力發展更多房屋,故附近房屋土地發展增加至30公頃,私樓佔比會較多。消息人士補充指,原本預留公屋單位會減少。
為加快舊區發展,放寬目前同區地積比率轉移安排,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地積比率跨區轉移到其他地區以至新發展區,增加市場重建誘因。針對重建需要較逼切七個指定地區,試行適度增加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容許將增加地積比率轉移至北都或其他地區使用,或轉為金額用作抵銷在投地或進行其他項目地契修訂、原址換地所須繳付地價。消息指,擬議可增加地積比率轉移上限為20%,而地政總署仍在商討相關地價安排。
10年內將準備2600公頃熟地
另外,政府未來十年將準備好約2600公頃「熟地」,除滿足發展需求,亦讓政府有健康土地儲備。消息指,預測會因應個別項目研究或進度變化等有所調整,今年2600公頃預測不包括交椅洲人工島300公頃的土地。
細節清晰具吸引力 梁志堅:有利財團計數
北都發展全速推進,推出多項優化措施,以吸引財團參與發展;地建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政府公布北都更多便利發展的相關措施,形容最新公布的發展細節比以往更加清晰,具有一定吸引力。他坦言早前「乜都唔知就好難落標」,而現時有更多相關發展資料,亦更加清楚,有利財團發展計數,以公私營合作進一步加快北都發展。

梁志堅指出,政府放寬私人發展項目在地面興建不超過兩層停車場,其總樓面可獲全數豁免,並取消興建地庫停車場作為豁免條件的強制要求,可以大大減低發展成本及興建時間。
業界指配合市場需求助發展
恒基執行董事黃浩明指,北部是香港發展重要引擎,政府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降低建築成本,設計不同北都融資方案、容許「按實補價」等,鼓勵市場參與北都發展,特別是就洪水橋商業用地施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將可有助提升地產商開發及財務靈活性,加速推動北都發展。
相關新聞:新世界支持施政報告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 恒地稱政府新思維推動市區重建
萬科香港董事總經理周銘禧說,北部持續加快土地供應政策,將配合市場需求有助北都發展。整體而言,相關措施有望促使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健向好。報告提出放寬停車場總樓面面積豁免,並允許重建項目將未用盡的發展容量跨區域轉移至其他合適地段,此舉有助釋放閒置發展潛力,發展商可以根據地塊作出更彈性的規劃。
高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部地政諮詢主管鄺偉賢指,北部持續簡化行政程序,「按實補價」機制讓業主按實際樓面及用途釐定補價,有助降低成本、提升原址換地誘因,加快北都發展步伐。
另外,政府將放寬私人發展項目中停車場總樓面面積的豁免安排,發展商如在地面興建不超過兩層停車場,其總樓面面積可獲全數豁免,並取消興建地庫停車場作為豁免條件的強制要求。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2025|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 下設3工作組 訂專屬法律、制訂優惠政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