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生研頭戴式鼠標 冀助同路人操控電腦 獲頒馬會獎學金

更新時間:11:26 2025-03-18 HKT
發佈時間:11:26 2025-03-18 HKT

今年有116名來自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獲頒授香港賽馬會獎學金,以表揚他們學業成績優秀和熱心服務社會。其中,有得獎學生雖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需依靠輪椅代步,但仍憑藉對科學的熱情,研發不同產品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包括頭戴式鼠標。此外,10名創科學人亦獲頒獎學金,有得獎研究人員放棄在英國和美國的科研工作機會,選擇來港發展科研事業,希望通過創新的AI技術,縮短醫生培訓時間,並優化病患護理。

 

肌萎生3歲確診 高中時研發頭戴式鼠標

賽馬會昨日舉行獎學金頒授典禮,其中,香港大學工學學士一年級學生李灝獲頒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李灝約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導致全身肌肉逐漸失去功能,需依靠輪椅行動。然而,他沒有因此放棄人生,在初中時便靠書籍自學,成功製作鬧鐘和無人機。然後在高中時,他與朋友合作研發頭戴式鼠標,以幫助其他像他一樣在使用身體操控電腦方面有困難的人士。他希望未來能通過科技的力量,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世界。

李灝約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
李灝約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


博士棄英美機會來港做科研

為培育有志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應用的新晉創科人才,賽馬會於2024年新設立新晉創科學者獎學金,10名創科學人獲頒第一屆獎學金。其中,得獎者包括中文大學博士後胡德林。

胡德林在愛丁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雖獲得在英國和美國的科研工作機會,但仍然選擇來港發展科研事業。他表示,獎學金讓他可以在研究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是吸引他來港發展的原因之一。

胡德林的研究聚焦於人工智能(AI)輔助的微型磁性機器人優化設計、感知與控制,以提升微創手術的精準度和自動化水平。他指,目前微創手術機械人高度依賴醫生的臨牀經驗,他希望通過創新的AI技術,減少對醫生經驗的依賴,縮短培訓時間,並將機械人功能拓展至體內分泌物檢測等新領域,從而優化病患護理。

胡德林獲得博士學位後,雖獲得在英美的科研工作機會,但仍然選擇來港發展科研事業。
胡德林獲得博士學位後,雖獲得在英美的科研工作機會,但仍然選擇來港發展科研事業。
胡德林的研究聚焦於人工智能(AI)輔助的微型磁性機器人優化設計、感知與控制。
胡德林的研究聚焦於人工智能(AI)輔助的微型磁性機器人優化設計、感知與控制。

另外,香港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得主、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一年級學生蔡卓欣自幼立志成為醫生,希望為婦女和兒童健康出一分力,助婦女及其家庭締造一個更健康、更公平的環境。

至於香港賽馬會本科獎學金得主、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二年級學生龎灝鏘,則希望成為物理治療師,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現實生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