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經地位高 少遇網絡欺凌 數碼教學助老師提升效能感

更新時間:12:18 2023-03-31
發佈時間:12:18 2023-03-31

新冠疫情期間,中小學網上學習成為新常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昨公布「數碼素養360」最後一期研究結果,發現社經地位較高的學生,較難遭遇網絡欺凌。參與研究的學者羅陸慧英認為,他們擁有良好數碼素養,較易認知網絡欺凌行為。研究亦指教師如運用數碼科技教學,在校內獲正面與互信關係,有助提升自我效能感。

記者盧嘉潁

羅陸慧英(右三)鼓勵家長主動與子女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親子關係。 盧嘉潁攝
羅陸慧英(右三)鼓勵家長主動與子女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親子關係。 盧嘉潁攝


港大發表最後一期「數碼素養360」研究,涵蓋學生網上學習的福祉、家長對子女教養,以及學校運用數碼科技教學的表現。研究循學業資本、家居資源及數碼資源,分析學生的社經地位與遭遇網絡欺凌的關聯性,發現社經地位較高的學生,較少遭遇網絡欺凌。

聯合研究員羅陸慧英解釋,社經地位高的學生一般擁有良好的資訊素養,「他們理解改圖、公開個人資訊等行為等同欺凌,繼而避免成為欺凌者。」

研究亦從認知情緒調節策略、網絡欺凌經歷等6個中間結果指標,分析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網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發現在網上學習的自我及情緒調節方面,傾向採用負面方法處理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質素較差,例如會消極調整學習策略,將情況災難化或責怪別人。


倡親子綫上綫下溝通

研究亦涵蓋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影響,發現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學生,較少受成績不佳等負面情況影響學習。至於數碼育兒、家長家中管教參與度,以及家校事務參與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質素的影響不大。

羅陸慧英認為,部分正值反叛期的中學生將父母拒之門外,家長又「鬥氣」而放棄溝通,雙方難以建立互信,「家長不要因為子女『黑面』就放棄溝通,應多花時間和耐性了解子女的想法。」她指家長綫上綫下均要與子女保持溝通,但強調「不要夾硬來」,尤其勿限制子女網上交友和活動的空間,應以朋友的方式與他們相處。

社會在疫情後逐漸復常,但不少學校沿用網上教學平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研究指,教師運用數碼科技教學,加上學校領導層和同儕願意互相協作,建立正面和互信的關係,取得成功的經驗後,能有效提升他們對網上教學的自我效能感。


校長︰支援兼顧技術心靈

香港真光書院校長吳嘉文表示,網課期間積極透過網上會議和備課,支援校內教師進行網上教學,並提供相關培訓,「給同事一種同行的感覺,在技術和心靈層面都提供很大的支援。」她表示復常後,教師將繼續運用網上學習平台,教授增潤知識,如在電腦科上教導學生學習人工智能。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