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運動習慣】高小生學劍擊「佩劍」 訓練應變思考能力
更新時間:15:20 2021-07-14 HKT
發佈時間:11:10 2021-07-09 HKT
發佈時間:11:10 2021-07-09 HKT


記者︰鄧佾文 攝影︰梁譽東


實戰對打極具挑戰
參加計畫的大坑東宣道小學,就讀小四的禤家裕,以往只能透過電視新聞,一睹劍擊運動員的風采,「看到港隊運動員出征參與奧運,覺得他們很神氣」,知道學校開辦劍擊興趣班,認為是千載難逢機會,二話不說參加;他坦言對劍擊的認識不深,現時訂下目標,盼練好步法、提升得分率。
另一學員小五生李寶瑩指,最深刻是與同學進行「實戰對打」,認為極具挑戰性,「過程很刺激,當取得分數便很有成功感,但失分時亦會反思。」小五生陳展行對劍擊興趣大增,「奧運即將開鑼,會特別留意劍擊賽事。」

本身熱愛劍擊、該校體育科教師梁偉恒指,劍擊運動可提升學生專注力,亦好比一場博弈,與同學對決時,當對手向自己衝來,要即時決定如何應對,「所有事情都在電光火石間發生,當別人進攻,你可選擇防守、搶攻,甚至偷襲別人,故此希望訓練學生多動腦筋,想想如何應變。」他強調,從來不會指定學生以哪種方式應對對手,「事實上,有很多不同選擇,並沒有某種還擊方法是最好,但鼓勵學生每次比賽後,都反思所採用的步法,希望可不斷進步。」
至於選擇佩劍作為訓練項目,他解釋是希望學生更有滿足感,「其他項目如『花劍』和『重劍』,較講求高技術,學生可能不斷出劍,但都難刺中對方,不想學生因而變得沮喪。」梁偉恒本身熟習佩劍,不時與導師「雙劍齊下」,一起糾正學生的姿勢,並從旁協助。
雙劍齊下糾正姿勢
他又指,計畫由去年底已展開,惟受疫情影響曾以網課形式進行,由導師介紹劍擊運動歷史、賽制和播放短片,他坦言成效不及實體課,「平時上體育課學生能跑跑跳跳,改上網課則較難做到,又見學生的學習動力大減。」他樂見首年加入教師行列,便可為學校引入新事物,更指不少學生現在對劍擊運動興趣大增,正計畫下學年繼續開辦劍擊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