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點評】港生大灣區升學意欲低有因

更新時間:02:12 2018-12-2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8-12-21 HKT
  政府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宣傳可說鋪天蓋地,本來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對年輕人可說是機遇處處,但最近有調查發現,僅兩成本港青年願赴粵就業、創業或居住,其中以求學或進修最少,這既顯示港青對大灣區發展仍持觀望之餘,也似乎反映港生對內地升學的取態。
  今次調查由香港廣東青年總會等機構,聯同香港大學進行,調問逾一千三百名居住港粵兩地的本港青年,發現居港青年願意赴粵就業、創業或居住比例,大概約兩成,其中願意赴粵求學或進修比例最少,僅佔一成半,而表明不願意的人數更達五成,主要考慮是內地專業執照在港認受性較低,其次是認為家人與朋友均在本港,在內地欠缺照應,但同時六成人認為內地生活成本低,發展較有優勢。
  從升學選擇上,隨着本港升學出路多元,政府為修讀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提供免審查資助,即使內地免試招收港生的大專院校增至一百零九所,但本地升學競爭相對緩和,內地升學未必被港生列為考慮。當然,個別院校名氣較高、開辦有特色及優勢科系,對港生仍具吸引力,但粵港澳大灣區倡議,對學生升學影響始終較低,暫未見相應升學措施出台,故難促進港生赴粵升學。即使有措施便利港生在畢業後留在內地發展,激烈的人才競爭,無疑令港生有所猶豫。
  多年來內地免試招收港生,廣東仍是港生熱門升學省份,最重要原因是離家近,較易適應,但隨着計畫規模與深度擴大,遠至廣西、四川、重慶亦有院校向港生招手,令有意到內地升學的港生選擇,其實不限於大灣區。事實上,不少人為升學、就業等原因,走遍大江南北,積累人脈網絡,再決定最終創業及工作地方,但調查所限,往往令人錯誤解讀,以為不選擇赴大灣區升學,等同抗拒內地升學,未必符合實際情況。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發展策略,為港生日後升學、就業及生活帶來新機遇,如何豐富學生內地經驗,讓他們對大灣區的認知,不致流於願景,而是切實可取的選項,值得政府多加着力。冬至與聖誕在即,程尚達將暫別幾天,在此祝願廣大讀者聖誕快樂,闔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