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歷史建築計畫 景賢里第三度入圍

更新時間:03:44 2019-12-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12-04 HKT
  為加強文物保育的工作,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活化再用合適的政府歷史建築。曾多次流標的景賢里再度納入第六期活化計畫內,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會放寬申請條件,如開放附近草地,及容許更多使用用途,以吸引機構申請。因人流稀少遭機構放棄營運的芳園書室,亦第三度納入相關計畫,當局希望善用民間組織創意活化書室。
  發展局由二〇〇八年開始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夥拍非牟利機構活化歷史建築,至今已推行至第五期。政府昨就第六期活化計畫召開記者會,將四個歷史建築納入計畫內,除屬法定古迹的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以及屬三級歷史建築的白樓外,亦包括曾兩度流標的景賢里及因人流稀少遭機構放棄營運的芳園書室。第六期活化計畫昨開始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明年四月三日。
  景賢里曾納入第三期及第四期的活化計畫,惟均因流標而未能展開活化工程。此次政府第三度將其列入計畫內,除開放更多土地用途予機構使用外,亦會放寬申請條件,如可於景賢里內的泳池上蓋容納建築物,及開放附近的草地以作發展等。
  黃偉綸解釋,以往項目並非沒有人感興趣,但由於其技術細節未能達至要求,所以最終未有批出予非牟利機構活化。他續指,過去曾考慮將景賢里交由政府部門使用,但由於難以承擔較大的交通流量、建築亦受保護,故不適合作政府辦公室。他說,民間至今已經累積多年經驗,而且過往亦有不少機構表明對項目有興趣,故此次再推出項目,希望能吸引合適發展計畫。
  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補充,因項目位置不易營運,故過往兩次審批申請時也「異常地謹慎」。他透露,景賢里過去兩次流標,主要是因申請人聚焦在泳池上,令用途未必與大宅匹配,而當局亦不希望改變復修後的面貌。
  至於芳園書室,雖曾於第一期計畫成功被活化為「芳園書室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惟主辦單位於二〇一七因人流太少而放棄營運,並交還古物古蹟辦事處營運。黃偉綸解釋,再將芳園書室納入計畫,是希望善用民間組織創意活化書室,期望有團體可接手項目,不認為由政府自己管理是最佳做法。另外,被問到參與活化計畫的申請數目偏低,黃偉綸指保育歷史建築並不容易,亦指現時申請人數穩定,而政府也會不時檢討計畫,強調「貴精不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