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學巨匠略薩秘魯逝世 享年89歲

更新時間:03:00 2025-04-1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15 HKT

  拉丁美洲文學巨匠、秘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Mario Vargas Llosa)13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因病去世,享年89歲。略薩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贏得「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代表作包括《城市與狗》等。
2010年獲頒諾獎
  略薩的兒子阿爾瓦羅當天在社交媒體說:「我們懷着沉痛的心情公布,我們的父親今天在親人的陪伴下安詳地離開人世。」另兩名子女也在貼文中署名。略薩1936年3月28日生於秘魯南部阿雷基帕市一中產家庭,幼年父母離異,1歲的略薩與母親移居玻利維亞,在那裏度過了幼年時光。他創作過大量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導演過舞台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等。代表作品有《城市與狗》、《綠房子》、《酒吧長談》等。他與哥倫比亞的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百年孤寂》的作者)、阿根廷的科塔薩爾(Julio Cortazar)一樣,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略薩2010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著作還包括《公羊的盛宴》、《胡利婭姨媽與作家》、《安地斯山脈之死》、《世界末日之戰》等。他很早就放棄許多同儕擁抱的社會主義思想,涉足政治並持保守派觀點,讓許多拉美左派知識分子不滿。略薩1990年競選秘魯總統,聲稱想拯救國家免於經濟混亂和馬克思主義暴動,但在決選中輸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農業學家兼大學教授藤森。略薩敗選後移居西班牙,但在拉丁美洲仍具影響力,他曾嚴厲批評已故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為首的新一波左翼領袖。
  略薩曾於1994年和2011年兩度訪問中國內地,2011年那次還寫信致中國讀者:「我從沒想到我寫的故事能到達如此遙遠的地方,亦即從兒時起似乎就構成我夢境中一部分的國家……」他也曾三度訪問台灣。
  略薩的創作以結構新穎見長,在反映現實時尋求結構的多樣化。略薩的青少年時期曾生活在軍事獨裁統治之下,其作品大都聚焦拉丁美洲複雜的社會狀況,以犀利的口吻猛烈批判秘魯及拉美地區的社會弊端。例如略薩以自身軍校背景,1960年代初寫出轟動拉美文壇的成名作《城市與狗》,隱涵了巨大象徵。軍校在封閉、粗礪環境中生活,被更資深的學生虐待,最弱小資淺的男孩只好去欺負營區裏的狗,看着牠痛苦哀叫。作者批判的矛頭從軍校延伸到整個秘魯社會的醜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