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通脹升1.1%交通住屋顯著

更新時間:03:00 2025-10-2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0-24 HKT

  最新基本通脹率稍跌。政府統計處昨公布9月份消費物價指數,透露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1%,但剔除所有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較前一個月的1.1%略低;政府預期,本港整體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輕微。不過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交通、煙酒和住屋均錄較大升幅。有學者向《星島》反映,儘管本港近期零售數據「止跌回升」,惟消費品價格受壓於網購、北上消費及人工智能發展等因素,故預測全年通脹率將維持在約2%水平。

根據政府數據,9月份多個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按年錄得升幅,以交通最高,升幅達2.2%;煙酒亦升2%;住屋升1.7%;雜項服務升1.6%;外出用膳及外賣亦升1.2%;同時「雜項物品」和「電力、燃氣及水」則各升0.4%。按照細項劃份,「雜項服務」中的「教育服務」亦有4%升幅、「醫療服務」則有2%升幅。
學者:零售數據「止跌回升」
  另截至9月為止的12個月內,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一年前同期平均上升1.5%。甲類、乙類及丙類消費物價指數的相應升幅分別為1.9%、1.3%及1.1%。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後,相應升幅分別為1.2%、1.5%、1.0%及0.9%。政府發言人表示,9月消費物價通脹仍然輕微,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與近月升幅大致相若。同時,各主要組成項目價格壓力大致穩定,展望將來,由於本地成本升幅仍然受控,以及外圍價格壓力不大,整體通脹短期內應維持輕微。
  政策研究中心經濟研究總監徐家健分析,雖然本港最新失業率上升至3.9%,就業情況似有惡化,但市場薪酬未見明顯下降,相信市民可承受溫和通脹。對衣履及耐用物品指數在9月均錄得下跌,他認為主因與網購流行和北上消費相關,「尤其香港和內地價格差異大,要加強競爭,惟有香港一方減價,部分港商甚至賣淘寶貨,均會使消費品價格受壓」。雖然中美貿易前景仍不明朗,但他認為香港仍有自由港優勢,入口貨品價格不會有「關稅上漲」影響,且人工智能普及亦有助商家降低成本,相信今年本港通脹率亦不會大幅上升。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受惠於旅客增加,本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見底回升,估計全年通脹率維持在約2%的溫和幅度。他指,食品和租金是計算通脹率主要指標,相信在港元、美金及人民幣匯價相對平穩下,進口食品不會大幅加價。但隨着越來越多留學生及高才抵港,私人房屋租金有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