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引入機械大軍掃街滅蚊
發佈時間:03:00 2025-10-02 HKT

科技不但可便利生活,更可促進市政效率。食環署便通過三項創新試驗計劃,引入機械狗及機械人協助滅蚊、搬垃圾及掃街等繁重工作。食環署助理署長潘炳揚向《星島》指,通過善用新科技,不但可提升工作效率,更可改善職安健,長遠亦能減輕部門人手壓力,「尤其是機械狗能輕鬆適應崎嶇的地形,在工人難以到達的地方噴灑殺蟲劑或搬垃圾,均是過往無法做到的事」。
國內近年廣泛推廣採用無人系統及機械人處理民生事務,潘炳揚透露今次引入機械狗的契機,亦正源自山東省泰山景區的經驗,「泰山地形複雜,單靠挑夫搬運貨物及清走垃圾十分費勁,但用機械狗則可揹着垃圾在山道中輕鬆穿梭。這也啟發了我們去想,香港也有很多地方無車路,要靠人力行斜路和樓梯清走垃圾,能否亦用上機械狗?」
「泰山同款」機械狗山路試行
經初步研究後,署方最後在港選出8個適合用機械狗運垃圾的試點,並花60萬港元從內地廠商購入一頭「泰山同款」的機械狗作測試。當中位於南區鶴咀的垃圾灣,便是因海浪長期將海上垃圾沖到灘上,故須定期派員清理。但潘炳揚指出,該處並無車路直達,唯一可通行的山路亦相對陡峭,工人要搬垃圾上山十分吃力,「想用船運亦因風浪太大,非所有月份船隻都可靠岸」。故署方在去年12月起試行用機械狗運垃圾「機械狗一次便可搬走逾30公斤垃圾」。
針對近期蚊媒疾病威脅,署方同步探索採用機械狗「滅蚊」。潘炳揚解釋,以人手進行霧化處理殺滅成蚊時,操作人員需着上全套防護裝置和防毒面具,再背上滅蚊劑才能做噴灑工作,負荷較重。他說:「近年已引入手推車及機械人作大型噴灑工作,但機械人難以進入斜坡、崎嶇地帶或叢林深處。相反機械狗可靈活在複雜地形穿梭,配搭旋雲台更可多角度噴灑滅蚊劑,加上多鏡頭偵測可免誤噴到人和其他動物;初步已在東區雲景台完成一次測試」。
機械人附自動導航避障系統
另食環署與機電工程署合作,採用自動清掃機械人掃街。潘炳揚指,清掃機械人由本地初創公司引入,附設自動導航及避障系統,更可在行人道和海濱區域打掃時以粵語提醒市民避讓,「署方今年初於科學園進行首階段測試,並於6月左右在白石角行人路作第二階段測試,將來擬在啟德及2個『範圍大、步距多』的行人路段作第三階段測試」。
針對續航和維護保養,潘炳揚指機械狗每充電3小時,便能工作4小時;若過熱更會自動趴下「休息」。他又透露,不排除未來批出外判合約時要求由承辦商「出資買狗」,而政府則支付「以機械狗運垃圾服務」的費用,以減少維護等成本。至於清掃機械人每次充滿電後,能持續工作8小時,更懂得自行回充電站充電,「它會按照預設的工作時間班表和路線作全自動清掃,且識得自行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