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心繫民生 無懼風浪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6 HKT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襲,我樂見特區政府臨危不亂,從頂層設計開始作出超前部署,各部門同心協力,社會各界嚴陣以待,讓香港總算安然渡過這次危機。香港在這場風災展現出的團結與韌性,正正是解決任何難題的必要元素,體現香港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面貌。
天文台早已預告「樺加沙」的威力不下於「天鴿」及「山竹」,全城嚴陣以待,由陳國基司長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委員會,統籌協調保安局、運輸署、路政署及教育局等部門做好應變;李家超特首親身督師,視察緊急事故控制中心等設施,了解「龍吸水」等排水機械人的部署安排;8號風球發出前後,市民陸續下班回家,過程秩序井然,並無出現擠擁和混亂情況。
當風暴過後,政府高層全力協調各部門處理善後工作,迅速處理塌樹、水浸及廢物,並動員地區力量協助各有需要居民。周四清晨,交通、路面等秩序已大致恢復,市民可如常上班、上課,再次展現香港的高效與團結。
事實上,新一屆政府銳意加強行政管理角色,落實李家超「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不論是面對突發情況,還是與社會各界息息相關的經濟及民生議題,政府都會主動作為,廣泛聽取各界意見,而且諮詢過程並非「鐵板」一塊或走過場,會不斷反思、力臻完善和靈活應變,務求令施政更「貼地」。
環境及生態局日前宣布,本屆政府維持暫緩實施垃圾徵費,我認為有關決定是明智及務實之舉。事實上,目前社會各界對垃圾徵費未能取得共識,加上商界面對關稅戰、經營成本上升及市民消費意欲減弱等壓力,暫緩有關政策讓企業有喘息空間,亦令市民鬆一口氣。
政府已承諾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商界會配合當局的環保政策,隨着垃圾徵費政策暫緩推行,政府可通過不同渠道繼續推動減廢回收,例如擴大社區回收網絡及加強對工商業垃圾分類的支援,推動綠色科技廣泛應用,鼓勵各行各業在管理及營運上採用可持續方案。時機一到,再進一步落實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必能事半功倍。
我相信,只要政府積極有為、廣納民意,多管齊下推動經濟民生發展及提升服務,香港將進一步展現活力和生機,市民幸福感將進一步提升。
林健鋒
經民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