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福局拒「一刀切」應對輸入外勞計劃

更新時間:03:00 2025-08-29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29 HKT

  政府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檢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有工會建議當失業率達到一定水平就暫停輸入外勞,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昨表示不同意,強調不會「一刀切」暫停或重啟,勞工處會檢視整體情況,再作重大調整。有議員認為要調整本地工人及外勞二比一要求的定義。   

何啟明昨出席活動後受訪,對於有工會建議當失業率達到一定水平就暫停輸入外勞。他表示,當局不會因失業率達到某一數字就「一刀切」暫停或重啟輸入外勞計劃,希望以動態調整、因應整體求職市場調整。他認為如使用整體失業率作為硬性指標,不太適合現時情況,因現時個別行業,包括飲食業及建造業失業率較高。勞工處會檢視整體情況,再作重大調整。
何啟明希望以動態調整
  現時輸入外勞公司,規定本地勞工與外勞需達「二比一」要求,即聘請兩名本地勞工後,方可聘請一名外勞。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希望政府可把二比一的限制,規範在同崗位上,因現時限制沒有同工種概念,希望政府加強規範。他亦建議勞工處考慮引入AI系統,將收集到的僱主、僱員資料配對,如條件吻合度高,即可安排配對。
  另一名民建聯議員周浩鼎則促請政府,須檢視輸入外勞措施對本地勞動市場的影響,同時密切留意個別行業的情況,按個別行業情況作相關檢視,勞福局及勞工處必須適時監察,會否影響本地工人就業。
田北辰促巡查檢討罰則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亦在社媒發文,認為政府要嚴格把關,檢視每宗投訴,亦要加強巡查,檢討罰則。田北辰表示,輸入外勞的初衷,是完全針對無法招聘到本地員工的行業補充人力,而非讓僱主因外勞「廉價好用」而用以取代本地勞動力,更非為其節省成本,故政府必須密切關注市場人力供求狀況,根據不同行業的人力數據靈活調節政策,絕不應讓政策對本地就業造成負面影響。
  他續說,政府也應嚴格把關所有申請程序,確保僱主確已盡最大努力仍無法招聘到本地員工,方可批准輸入外勞。至於有僱主偽裝無法招聘本地員工,或輸入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的行為,田北辰予以嚴厲譴責,強調政府務必認真監督、嚴肅處理每宗投訴,並適時檢討現有罰則是否足夠具阻嚇力,絕不容許這些害群之馬破壞整個政策的公平性與有效性。
  另外,勞工處昨日起一連兩日與民建聯合辦「職啟未來」大型招聘會,活動有逾60間機構參與,提供超過3100個不同行業的職位空缺,當中逾2100個來自飲食、零售及運輸業。曾任職零售及餐飲業的陳小姐擔憂社會市道差,難以獲得工作機會,直言「現在已經找不到工作,外勞薪水那麼低,如何跟他們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