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例》生效1周場外交易大縮33%
發佈時間:03:00 2025-08-25 HKT

香港《穩定幣條例》已於本月1日正式生效,據區塊鏈數據監測平台Bitrace最新報告指出,新規實施一周內,香港穩定幣場外交易(OTC)市場規模較前一個月日均值大跌近33%,從日均轉出5,204萬USDT,降至3,490萬USDT。店面型OTC服務商日均USDT流出量更暴跌43.2%。有分析指,部分場外服務商正因不確定新條例下規定範圍,為避免違規風險而選擇暫停相關穩定幣服務,盼當局出台更清晰的指引。財庫局在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出,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機構目前不屬《穩定幣條例》下的認許提供者,不能向零售或專業投資者要約提供穩定幣。不過,當局強調,《條例》對公眾出售持有穩定幣並未施加限制。
Bitrace的報告指出,然而在條例生效一周內,香港穩定幣OTC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店面型服務商的USTD日均流出量從947萬美元銳減至538萬美元;而非店面型服務商的轉帳量也下降30.65%,從4,257萬美元減少至2,952萬美元。
冀監管機構出台更清晰指引
市場正關注穩定幣場外交易縮減的問題。德勤中國數字資產香港主管合夥人呂志宏表示,雖然新條例並未禁止投資者在場外交易機構進行交易,但可能部分場外服務商對現行法規規定的服務範圍存在不確定性,為避免違規風險而選擇暫停服務。呂志宏指出,條例實施僅一個月,現正處於過渡期階段,估計短期內穩定幣場外交易縮減情況或維持現狀,但長期而言,隨着監管框架清晰化,相關交易情況將重新穩定。他建議監管機構出台更清晰的穩定幣場外交易指引,讓業界明確服務範圍,同時鼓勵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商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保障自身和投資者權益。 本港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HashKey OTC香港負責人施佳昀亦指出,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實施後,相關交易活動進入制度化軌道,部分不合規的交易自然會收縮,這也是「法必行,行必果」的體現,同時亦是市場出清的必然階段。他續指,穩定幣作為跨國支付和資產結算的核心工具,對透明度、託管安排、反洗錢等要求最高,因此在合規化中,調整幅度更為明顯。短期看交易量下降反映了市場參與主體的結構性變化;長期看,隨着持牌平台、合規錢包和清算通道的完善,穩定幣市場將逐步回暖,並在跨境貿易、資產配置等場景釋放更大潛力。
《穩定幣條例》於8月1日正式生效,有意申請牌照的機構可於八月三十一日或之前向金管局表達意願,局方會安排雙方會面溝通,在九月三十日或之前,決定申請牌照的機構,可向金管局遞交申請。
財庫局經諮詢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監會後,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穩定幣條例》主要規管法幣穩定幣的發行和銷售(後者即為條例下的「要約提供」),旨在保障穩定幣持有人權益。目前僅五類「認許提供者」可合法要約提供穩定幣,包括持牌穩定幣發行人、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獲金管局批准的可要約提供穩定幣的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獲證監會發牌進行第1類受規管活動的法團,以及銀行。值得注意的是,現行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機構並不屬於「認許提供者」範疇,因此不能向零售或專業投資者要約提供穩定幣(不論該穩定幣是否受監管)。
該局還強調,金管局會監察市面上涉及穩定幣交易的情況,如果發現有涉嫌違反《條例》的行為,會根據相關事實和證據,考慮進一步跟進行動。
財庫局正就規管虛產提供者立法建議諮詢
被問及未來場外交易服務能否可提供穩定幣銷售服務。當局回覆指,正就規管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的立法建議進行諮詢。日後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應否被納入《條例》的「認許提供者」清單,將視乎諮詢結果和其他相關因素(包括投資者保障和風險管控的考慮)而定。
資料顯示,擬議立法建議下,任何人在香港從事提供數字資產交易服務的業務,包括數字資產和法定貨幣之間兌換,數字資產經紀服務等服務,都需要獲證監會發牌或註冊,換言之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店都被納入證監會的監管制度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