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位短缺局限發展 清理「死船」為遊艇破浪

更新時間:03:00 2025-08-12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2 HKT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遊艇旅遊,近月包括香港仔避風塘擴建等細節陸續出台,各界認同措施長遠有助紓緩泊位短缺的老問題,為港帶來發展機遇。惟項目落成需時,有智庫及立法會議員建議當局遷移近岸貨物起卸區及清理「死船」,釋放泊位。業界關注若成功吸引目標旅客後,須有足夠登岸觀光及旅遊設施配合,宜優化現有西貢及赤柱的設施,並聚焦本港獨有的漁港元素,開發新旅遊點。隨着大灣區近年積極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智庫亦建議當局簡化遊艇出入境手續,吸納新旅客。
全港現有約1.25萬艘遊艇,但泊位僅約4300個。針對泊位長期不足,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3大項目,包括在香港仔避風塘擴建部分、前南丫石礦場和紅磡站臨海用地推動遊艇旅遊,預計合共提供近600個泊位。此外,政府聯同機管局發展「機場城市」SKYTOPIA,將設全港最大型的遊艇停泊區,料提供逾500個泊位。
  資料顯示,香港仔擴建部分最快明年動工,料2030年落成;南丫石礦場將於明年下半年招標;紅磡項目有望於2035年完成;SKYTOPIA遊艇港灣首期項目則預計於2028年完成。
遷移近岸貨物起卸區
  遊艇公司東主Ken預期,環球經濟數年後復甦,料本港新登記遊艇及訪港遊艇數量將增加,其中SKYTOPIA可疏導來自深圳灣及珠海的遊艇旅客,但其餘工程落成需時,憂泊位不足持續限制行業發展。
  上月底,經民聯發表《發展香港遊艇產業研究報告》提出多項建議,期望打造本港為大灣區遊艇中心,認為發展遊艇旅遊及相關產業有利本港經濟,預料可為本港帶來45億元收益。對於業界希望短期內增加泊位,經民聯文體旅事務委員會主席陸瀚民指,目前本港避風塘主要供作業船停泊,但有不少「死船」長期佔用泊位,靠近市區、陸上交通便捷的香港仔及銅鑼灣避風塘,更出現泊位飽和情況。
  陸建議,當局加強打擊避風塘內的閒置「死船」,並考慮將市區避風塘內的作業船搬遷至其他地點,騰出泊位供遊艇使用,相信可短期增加遊艇泊位。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亦指,不少海濱用地被用作貨物起卸區,與周邊商業區及旅遊設施格格不入。他舉例,油麻地避風塘毗鄰西九文化區及九龍站商業區,擁有2公里海岸線,但市民及遊客無法使用;觀塘避風塘鄰近郵輪碼頭及觀塘、九龍灣商貿區,卻未能發揮旅遊和經濟的協同效應。
  葉建議,當局應把上述地點改為海濱旅遊用途,除改建成遊艇泊位,亦可開放海濱空間,吸引市民及遊客。
業界籲開放市區海濱空間
  對未來10年內將新增1100個遊艇泊位,香港遊艇業總會主席周基倫認為,有助行業長遠發展,但同時關注本港是否有足夠登岸配套設施。他提到,漁港風情與多樣性地貌,均是本港外島常見特色,若能讓旅客登岸觀賞漁村風光、地貌,看看日落之餘,亦可以吃過午餐、飲杯咖啡,將是具吸引力的旅遊體驗。
  周續指,赤柱大街、西貢市中心皆為近岸且發展成熟的地點,具備餐飲、漁港歷史底蘊及旅遊配套設施,但兩者缺乏遊艇泊位或登岸設施。他建議當局以上述兩地作試點,增建遊艇登岸設施,方便旅客登岸,並觀察成效,盼未來發展更多同類景點。
  對前南丫石礦場的開發計劃,Ken指位置偏遠,要好好連結島上既有設施。他指,石礦場與雲集海鮮食肆的索罟灣相距甚遠,「若旅客需先停泊遊艇,再乘接駁艇前往用餐,過程太轉折,恐減低意欲。」他建議,當局於索罟灣設置遊艇停泊設施,方便旅客直接登岸。
  紅磡站臨海用地,未來也將興建遊艇泊位及娛樂設施。周基倫認為,該址靠近著名旅遊熱點星光大道,可將遊艇旅客引流至尖東一帶商場,帶動零售及娛樂經濟。身兼旅遊業策略委員會成員的南區區議員梁進則指,紅磡遊艇停泊區大型泊位不足,建議當局增加相關設施。他亦關注是否具備足夠的登岸旅遊配套,認為應增設具本港獨特歷史的旅遊設施。
簡化出入境手續吸新客
  就香港仔避風塘擴建工程,有指當局擬將遊艇停泊設施連結海洋公園及園內酒店,冀產生協同效應,但梁進指,與香港仔避風塘僅一灣之隔的深水灣及淺水灣,亦屬本港知名旅遊點,若能於淺水灣增設遊艇登岸設施,讓旅客可直接登岸,將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體驗。他續指,若落實相關計劃,當局亦要及早在淺水灣增設岸上餐飲及其他旅遊配套設施。
  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是近年另一重點議題,亦有助推動「北艇南下」和「港艇北上」。葉文祺指,目前訪港遊艇進入本港水域後及離開前24小時內,船長須為所有船員和乘客辦理出入境手續,並向海事處申報,對有意即日往返或採「一程多站」模式的遊艇旅客吸引力不足。他建議,當局可選定1至2個遊艇碼頭實行「定點停靠,就近聯檢」政策,鼓勵旅客前往周邊城市短途旅行,帶動「一程多站」旅遊。
  經民聯亦建議簡化遊艇的出入境程序,落實「定點停靠,就近聯檢」安排,容許遊艇完成入境手續後可自由航行,並發出臨時簽證給船上配備的小艇,方便其在港自由航行,並容許持有國際認可牌照的船員,經簡單程序申領暫時駕駛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