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解院助增港軟實力 林定國冀爭更多港人參與
發佈時間:03:00 2025-07-20 HKT

國際調解院正式落戶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國際調解院未來會設有兩個國際調解員名冊,分別負責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爭議,以及處理普通民商事的爭議,人員由締約成員國及理事會提名和決定,未來爭議雙方可按案件的性質,從名冊中挑選適合的調解員。他強調,國際調解院於香港設立總部運作,必定會大大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服務和爭議解決中心的地位,亦有助建立香港在國際上的軟實力,而政府亦會積極爭取國家和國際調解院的支持,令更多香港法律界和從事調解服務的人士有機會參與調解院的工作。
林定國昨電台節目表示,特區政府即將完成將舊灣仔警署改建成為國際調解院總部的工程,完成後會交付給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為國際調解院正式運作進行其他必要準備工作,政府將會負責保養和維修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但不會直接參與國際調解院的日常運作。
調解員設兩名單 締約國可委任
調解院將會設有兩份調解員名單,第一份名單是國家間調解員名單,將會處理國家間的爭議;第二份名單是一般調解員名單,將會處理一個國家和另外一個國家國民間的爭議,或私人之間的國際商事爭議,每個締約國都有權指派特定數量的本國國民加入兩份調解員名單。理事會亦有權指定一定數量不限國籍人士加入兩份調解員名單,即使不是締約國的公民,亦有機會成為調解院的調解員。
林定國表示,公約要求調解員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在法律、商業、工業或金融等專業領域具有公認的能力,可被信賴開展調解;而作為國家間調解員,還應在國際法、外交、國際關係或國際政治經濟問題上有公認能力,並具有高超政治技巧和判斷力。他注意到最近坊間流傳,參加某些機構舉辦的調解員培訓課程,便會獲得資格出任國際調解院的調解員,重申這些傳言並不正確。
指部分軟對抗「根本是犯法活動」
另外,林定國在另一電台節目表示,國家安全需要培養市民大眾居安思危的心態,現時市民的意識整體有增加,但風險仍然存在。他提及有些所謂「軟對抗」根本是犯法活動,就要依法辦事,其實不用軟對抗這字眼。至於有部分不屬於犯法的事情,他認為可能有誤導性,目的是令市民對政府或中央產生負面或不理性的憎恨情緒,有必要以正視聽,強調要確保市民接收的資訊準確,但絕非「要拉要鎖」。他又指,政府要用軟實力處理「軟對抗」問題,令大眾對國家有更多正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