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科醫領航 智造未來

更新時間:03:00 2025-07-1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8 HKT

  中學文憑試日前放榜,首先向所有考生道賀:考得理想的同學固然值得欣喜;成績未符預期也毋須氣餒。社會需要多元人才,文憑試只是人生漫長旅程中的一個驛站,絕非終點,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今屆其中一位狀元王同學考獲佳績,其學習方法具啟示意義。王同學提到他自己平時沒有補習,而是善用人工智能(AI)工具整理學習資料,反映AI正重塑青少年學習方式,傳統模式被革新乃至部分取代,已成不可逆之勢。
  這種趨勢更影響環球升學與職業選擇。內地95後「AI天才少女」羅福莉憑藉在電腦科學和計算語言學領域的深厚造詣,成為新創企業DeepSeek關鍵人物,更獲小米以千萬年薪招攬。綜觀近五年內地及海外頂尖學府的升學數據,電腦科學、人工智能及相關學科,正日益受到頂尖學生的青睞。這些領域的畢業生出路廣闊,薪酬與發展潛力優厚,是塑造未來經濟與社會的關鍵力量。
  反觀香港,本屆文憑試誕生的16名狀元中,絕大多數仍首選醫科。這一方面反映醫科收生門檻之高,學生為此拼搏;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本地社會的傳統價值取向與職業風氣。
  其實擁抱AI與投身醫護絕非對立,兩者皆以服務人群為本。人工智能技術正融入醫療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在診斷方面,人工智能可輔助醫生進行內窺鏡檢查,即時識別異常,提升診斷準確率;亦可以利用AI協助分析X光、磁力共振(MRI)和電腦掃描(CT)掃描結果,提高醫生效率,亦有效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在病患護理上,智能系統可持續監測患者生理數據,在緊急狀況即時預警,優化臨床工作流程。尤其在本港公營醫療系統長期面對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這類技術更能發揮紓緩壓力的作用。當AI技術有效提升整體護理效益時,最直接受惠的正是佔就診人數多數的普通市民群體,他們將獲得更有保障的基礎醫療服務。
  我們樂見並熱切期待這股趨勢持續深化。面對AI浪潮席捲全球,香港必須把握機遇,從人才培養、產業政策和應用場景等多方面着手,穩步推進。惟有多管齊下,方能為香港年輕一代開拓更多元、更具前景的發展出路,確保他們在急速變革的時代中保持強大競爭力。
林健鋒
經民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