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國際創新中心縮規模爭取支持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2 HKT

香港大學原擬在薄扶林一幅約4.7公頃綠化地帶興建國際創新中心,惟遭當區居民、環團等反對,港大去年10月表示會「策略地修訂」方案。校方昨出席城規會會議交代初步修訂方向,指發展面積約4公頃,較原方案縮減15%規模,並保留逾75%綠化地帶。港大表示,目標明年3月提交修訂發展計劃及分區計劃大綱圖的相關修訂供城規會考慮。
港大將國際創新中心定位為以跨學科研究為基石的世界級深科技研究設施,中心內將提供實驗室、研究用途辦公室、學術會議場地、宿舍等設施。香港大學署理校長王于漸在城規會會議表示,薄扶林距離港大醫學院較近,可產生較大協同效應,是最適合國際創新中心的選址。香港大學物業處處長楊光則指,新方案節省7000平方米總用地面積,相當於16至17個國際標準籃球場大小。
調整選址邊界留75%綠化地
校方昨日指,採納南區區議會及社區人士建議,調整選址邊界,將一幅現規劃為「住宅(丙類)6」的用地納入擬議選址範圍,方案將可保留約3.2公頃、即逾75%綠化地帶。
至於餘下綠化地帶,將主要用於提升連接性,包括建議增建一條貫通國際創新中心的道路。該道路計劃開放公眾使用,以改善區內交通暢達性,緩和薄扶林道和域多利道人車流的潛在壓力。
新方案選址將與鄰近的上碧瑤灣保持逾100米間距,並與心光盲人院暨學校保留至少30米距離。校方強調,不會在國際創新中心內設置P3或P4生物安全級別的實驗室,所有實驗室均會符合嚴格的國際安全標準和指引管理。
未來續與不同持份者溝通
港大表示,未來數月將繼續與不同持份者溝通,包括但不限於立法會議員、區議員、社區領袖、社區代表、居民、學校及環保團體等,聽取意見以制訂修訂發展計劃。在明年3月提交修訂發展計劃前,項目團隊將於擬議選址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以制訂可顧及國際創新中心需要,同時平衡社區人士意見的修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