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擬大手減持美國資產套現78億

更新時間:03:00 2025-07-10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0 HKT

正當中美角力,關係緊張之際,賽馬會亦大手減持美國投資。外電報道,馬會正在出售其在黑石集團及其他公司持有高達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投資,有關行動規模在市場罕見。分析認為,馬會與本港政府關係密切,在中美關係多變之下,有必要考慮極端情況,出售海外資產亦可降低風險。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馬會正出售多隻私募股權基金的美國資產,相關資產主要由黑石、TA Associates Management、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Clayton Dubilier & Rice等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報道指,這次大規模在公開市場出售私募基金並不常見,其中一項出售的資產更高達7億美元(約54.95億港元),一般情況下私募基金於到期前減持,需要提供一定折讓價才能達成交易。對於大削美國投資的報道,馬會並無回覆本報的查詢。
其中一項資產近55億
  早前已有市場資訊機構《Secondary Investor》報道,馬會正尋求出售5億美元投資組合。該報道又指,早在4月,中投公司及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已着手減持美國資產,當時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
  馬會向來透過投資管理財政儲備,以支持業務運作及慈善捐助,由外聘基金經理管理,會按照審慎、堅守長線的方針,分散投資於多個地區的不同資產類別。有關投資組合由馬會的投資委員會監管,惟該機構並無披露委員會成員。
  截至去年6月底年度,馬會的投資回報為33.7億元,所有主要投資類別均錄得正回報,馬會當時指主要因為全球經濟增長仍具韌性,無懼加息及軍事衝突影響,惟仍受內房疲弱拖累。
  根據馬會年報,其投資組合多元化,主要由「賽馬會投資信託基金(HKJC Investment Trust Fund)」及備用基金參與投資,包括股票及債券投資,亦會涉足現金存款、另類投資、大宗商品等,同時會受外匯變動影響回報。馬會年報顯示,信託基金及備用基金合共持有約390億元資產,當中以馬會應佔的權益計算,信託基金持有約59億元投資於股票,大部分是在海外上市。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認為,馬會減持本質在於中美關係不穩定,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並不僅限於貿易戰,「中美之間貿易關係的緊張,令雙方包括民間投資、商家、廠家的信心有所下降。」
  他續指,馬會作為慈善團體,首要考慮本金安全,估計會將資產轉向政治風險較低的香港或內地,但此舉僅屬減少海外資產風險,不代表投資策略發生根本性轉變。
  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就認為,即便撇開政治因素,馬會此時減持套現亦是明智做法,因為美國關稅政策對經濟、通脹及息口風險至少未來3至6個月才浮現到,目前屬提早部署。他又指出,由於馬會與政府關係密切,不得不考慮被美國制裁的極端情況,而其他機構是否仿效,則取決於其自身的政治地位是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