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環綫建造慳錢省時2034年全綫通車

更新時間:03:00 2025-07-09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9 HKT

  貫通新界東西的北環綫項目將與支綫合併發展,以達致目標不遲於2034年同步開通。政府昨與港鐵簽訂第一部分項目協議,港鐵將先興建北環綫「頭尾段」,即錦上路至新建的凹頭站、新田至古洞站,以及詳細設計與規劃支綫,預計成本約314億元,料於今年內動工。項目會以「鐵路加物業」模式發展,工程造價由港鐵全數支付,港鐵可在最多十幅共26公頃用地發展住宅及商業項目,當局會在地價中提供390.5億元折扣額。港鐵發言人表示,將盡快向政府提交第二部分項目規劃內容,又預期隨政府推動新政策,可採用更多內地標準及資源節省成本。 
早前政府已「拍板」的北環綫主綫,是要連接古洞站及錦上路站,中間增加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三個中途站,而支綫則是由上屆政府提出以跨境進入內地,更與深圳政府設立專班加速推展,預料會設立皇崗口岸、河套及洲頭三個站,原定最快2036至2038年才可完成。
  今次將北環綫主綫及支綫整合為單一項目,第一部分會先打通錦上路至新建的凹頭站、新田至古洞站,亦會建設通風樓、緊急救援入口、緊急出口及其他鐵路設施,同步詳細規劃支綫。港鐵發言人解釋,主綫和支綫將共用牛潭尾車廠及鐵路綫,故將主綫凹頭站、新田站各自連接至牛潭尾站的路段,與支綫整合為單一個項目,可發揮協同效應,提升工程時間及成本效益。
支綫研引入內地工程模式
  發言人更稱,第二部分的工程,無論在施工界面銜接及未來的營運設計、都有資源整合及協作的空間,舉例如提早完成主綫工程,屆時因需在已通車的項目中進行與支綫接駁,將受限於指定的「黃金兩小時」進行工程,勢影響落成時間,現計劃留待一同興建則可節省時間及整合資源。
  發言人又透露隨着政府推行創新政策,優化及精簡程序,以及推動善用內地方式進行建造工程,例如採用內地設計標準及施工規範,其中考慮方案包括由皇崗口岸站起步鑽挖隧道段通往香港,以善用內地人力、物力、科技等,有望節省工程成本,而由於部分支綫涉及跨境,政府一直有與內地商討。
26公頃用地撥予港鐵發展
  財務安排方面,第一部分項目港鐵須自行全數支付造價,包括承擔在此部分協議中協定因執行項目而產生的土地徵用費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採用「鐵路加物業」模式向港鐵批出錦上路站第二期、粉嶺北第13區(東)及第16區、古洞北第22區(東)、第26區(西)、第14區及第15區,和新田第4D區、第6A區及第2A區,合共約26公頃用地作住宅及商業用途發展。
  當局將來會從按「設有鐵路」基礎評定的十足市值地價中,扣除一筆總數為390.5億元的固定總額,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作為對港鐵公司推展北環綫項目第一部分的財務資助。
政府:多項策略降成本加快建造
  政府發言人表示北環綫項目策略價值重大,當局發揮敢於破局的決心,果斷作出了三大突破,為項目提速提效,包括以全盤規劃、分段推展的策略推進項目,以實現協同效益並節省成本;秉持不斷創新的精神,推行多項降低成本和加快建造的策略,包括因應項目的跨境元素善用內地方式和能力建造,並在路政署設立專責小組處理審批,精簡項目整體流程和加快程序:通過引入與鐵路建造相關的內地標準、做法和資源提升建造效率,將北環綫支綫規劃大幅提前。
  另外,政府亦要求港鐵爭取以最快速度完成支綫規劃及設計,包括環評及鐵路方案刊憲等法定程序,等這些工序完成後才會簽訂第二部分項目協議。而今次協議雖沒有訂明營運及維修方,但港鐵公告指出,目前意向是將會在進一步協議規定港鐵有營運及維修兩綫,作為一條綜合鐵路綫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