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回歸廿八載 團結創未來
發佈時間:03:00 2025-07-04 HKT

回歸,霎眼28年。在中央堅實支持、特區實務領導和各界不懈努力下,我樂見香港在多個領域均取得佳績——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居全球第3、世界競爭力重回三甲,高等教育水平持續領先……這正正是香港「由治及興」的寫照。
28年來,香港經歷不少風雨。由一幕又一幕瘋狂拉布、一場又一場政治風波,到一波又一波新冠疫情,香港的每一步發展都來得不易。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同,「一國兩制」經得起歷史考驗,加上《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順利落實,令經濟民生回復穩定,外資對香港重拾信心。
國務院港澳辦日前發布「港澳平」署名文章,回顧了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鼓勵香港各界團結奮進,為香港未來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過去3年,特區政府在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地區治理等方面務實有為,既為香港鞏固優勢、強基固本,亦增強香港發展動能。特首李家超上任以來,多次帶領商界到新興市場拓展商機,充分利用香港「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角色,開拓一片又一片藍海,看到一項又一項成果。
如今,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成果已轉化成巨大的發展勢能,為香港的由治及興夯實了根基。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成功舉行;政府「搶人才、搶企業」成果顯著,目前已有近21萬名各類人才抵港;香港未來有很多鴻圖大計,包括北部都會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園等,很多海外投資者都甚有興趣。
面對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以及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香港需要不斷創新發展,鞏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作為商界代表,我致力協助政府及業界開拓新興市場,例如與中東方面緊密聯繫,洽商創科及環保方面的合作;近日亦親赴法國,與有意來港作大型投資的歐洲領先航空服務公司商討飛機拆解、人才培訓等大型項目,我樂見政府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展現出前所未見的政商合作新風。
展望未來,政府應繼續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商界更要配合政府做好推廣香港工作,發揮「民間外交」作用,向海外投資者說好香港故事,為香港實現更大發展空間。
林健鋒
經民聯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