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指已完成11號幹線前期工作

更新時間:03:00 2025-06-1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6-13 HKT

  政府近年着力發展新界西北,路政署署長邱國鼎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11號幹線(連接元朗和北大嶼山的幹線公路)作為聯繫北部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的主要幹道,目前已經完成了整個項目的環評和刊憲等前期工作,會逐段推進工程,其中優先建設的是交通最繁忙的幹線下游—青龍大橋,預計明年可就建造工程招標,2027年申請立法會撥款,2033年前完成工程。他表示,由於採用了分段推進的方法,整個項目的彈性很大,其他路段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建設時間。

要打造理想新發展區,需要有優秀的道路網絡,鐵路布局也是重中之重。邱國鼎昨透露,正研究在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項目中,納入內地設計標準及施工規範,以及引進內地嶄新機械、建築物料和創新建築技術的安排,力求進一步降低建造成本和壓縮建造時間。他指,內地鐵路標準大部分都可以在香港使用。然而,單從採用內地標準並不會節約物料等,最重要是內地的建築公司能夠更熟悉地使用他們的設計方法,從而更高效地推進項目,希望項目長遠能夠成為灣區標準,「香港標準能使用的同時,國家標準亦能使用,但有一部分會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風力載重、地基設計等。至於港深西部鐵路,是一個獨立的鐵路項目,可以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引入內地標準後能有更多競爭,包括內地的優秀公司亦有機會參與,相關做法是政策創新。」
提早20年規劃 支持未來發展
  他續說,香港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和鐵路網絡,都屬於世界一流,在全球最佳公共交通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公共交通模式佔有率亦很高。為了保持這世界級的基建水平,本港正在進行多項規劃,在大規模的基建項目中亦面臨不少挑戰,希望通過今次公路及鐵路國際會議,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分享交流最先進的技術和創新,提升建設效率。
  邱國鼎又表示,去年頒布的《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規劃了至2046年及以後的運輸需求,而提早20多年作出規劃,在國際間不常見。他認為可提高投資規劃的透明度,確保能及時提供基建設施,支持香港的未來發展,並為本港帶來投資及就業機會。
公路鐵路國際會議匯聚領袖
  另外,預計在今年通車的中九龍幹線工程,邱國鼎形容「可能是香港最具挑戰的隧道工程」,因其設計採用了不同技術,當中隧道與樓宇最短距離只有約3.5米,幹線的走線需避開附近的公共設施,包括舊油麻地警署等,但附近景點都照常營業,沒有受到施工影響。    
  今屆公路及鐵路國際會議昨日起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以「建造智慧綠色運輸基建」為主題。超過600名業內⼈⼠參與,包括10個駐港總領事館的總領事和代表、200個⾏業領袖、50家國際知名顧問公司⼯程承建商和器械及物料供應商,以及多名政府官員亦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