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訪美非取消商界研下半年訪歐拓商機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2 HKT

中美貿易對壘,關稅戰影響全球,香港總商會早前決定押後訪美行程。身兼總商會理事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總商會延後訪美不等於取消行程,強調非常重視國際商界間的溝通,並透露商界考慮下半年到訪歐洲,因為不少歐洲人都希望透過香港,進入內地等市場,認為「東升西降」情況已經發生。他又稱曾向美國商界了解,當地商家都深受關稅戰打擊,生意大受影響。
總商會原定月底訪問美國華盛頓等地,與當地商界會面,已決定延期。林健鋒昨早在電台節目解釋,由於中美經貿環境波動,政策不確定性高,總商會開會後決定延後訪美。他強調此安排,不等於取消行程,仍非常重視國際商界間的溝通,與當地商界會透過不同渠道保持互動和了解。
美國商界缺零部件 叫苦連天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中國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林健鋒稱,完全支持國家的反制行動,亦相信未來兩至三個月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要觀察下半年情況,會待政策確定後,總商會再研何時訪美。
林健鋒又透露,曾向美國商界了解,得悉他們都深受關稅戰打擊,生意大受影響,因為需要向香港或內地購買零部件及製成品,有關供應已出現斷層,持續下去將會短缺,「他們都深受嚴重打擊,因為有入口商、製造商繼續需要香港、內地製造零件配件成品。中國製造不同產品到美國供給市場,他們市場已經出現斷層情況,再長一些時間可能貨源短缺。美國8月進入『開學季』,很多人可能要採購用品,他們都擔心運不到過去,或者價錢可能會升很高,如何調節與我們商談中。」
目前全球貨物供應鏈受影響,林指美國自身亦不例外,希望聖誕節前可以解決糾紛,「他們都不希望聖誕節無禮物給小朋友」。
林續指出,商界考慮下半年到訪歐洲,目前接觸到不少歐洲人都表現踴躍,希望透過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平台,進入內地等市場,認為「東升西降」情況已經發生。
林直言,港商要繼續生存,中長期必須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現時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商界期望開發東南亞、非洲及南美等新市場,但同時要了解每個國家民眾的購買力,重申美國市場已經開始不可靠,要發掘新的商機。他個人認為未來最大市場仍然是內地。
DHL停收價值逾6200元運美貨件
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簽署行政命令,由5月2日起,終止對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小額包裹免關稅安排。香港郵政早前宣布,上周三起停收寄往美國的平郵包裹,本月27日起停收寄美國的空郵包裹。物流公司「DHL快遞」昨日起暫停全球各地運往美國價值超過800美元的B2C貨件,即企業對消費者貨件。至於其他快遞公司,暫時未有特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