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強調將繼續出招維護自身利益
發佈時間:03:00 2025-04-06 HKT

中國政府昨日通過新華社發布「關於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的立場」聲明,強烈譴責美方用各種藉口對貿易夥伴濫施關稅,「以美國利益凌駕於國際社會公利」。聲明強調,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中國已經並將繼續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美國應順應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停止以關稅為武器對華經貿打壓。
學者:球已踢回美國一側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等多國加徵「對等關稅」後,中方前日使出「組合拳」強硬反擊,包括4月10日起對所有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34%;制裁27間主要從事高科技的美國實體及企業;暫停6間美國農產品企業的輸華資格;限制7類稀土出口等等。
中國反擊觸發美股狂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市場已說話。美國對世界發起的貿易戰和關稅戰是無端挑釁之舉。美國現在應該停止犯錯,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分歧」。帖文還附上美股三大指數下滑的圖樣。
中國是第一個對美祭出對等反制的國家,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在「觀察者網」撰文說,中國選擇了最強硬的回擊報復預案,顯然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期。「現在球已經踢回到美國一側,是選擇理性反應,確保不要讓美國經濟面臨某種斷崖式下挫的風險,還是為了特朗普的臉面,繼續堅持強硬最終交換某種無法挽回的長期重挫,甚至提前引爆一場比肩2008年的危機,選擇權在白宮」。
銀河證券發布報告稱,美國農村和農業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和政治獻金來源,中國農業對美進口依賴度看似較高,實際為可替代性強的初級產品,所以加徵關稅可以達到打擊美國企業效果,讓特朗普必須面對選民的壓力,對於中國影響則相對較小。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北京或採取「以戰促和」策略。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顧清揚認為,中國擺出強硬姿態是希望起示範作用,有利於把各國對美國加徵關稅的不滿情緒化為新力量,抗衡美國單邊霸權。他認為,中美終將談判,談判將耗時3至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