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關稅戰 港廠商會:區域性供應鏈要做「中國+n」
更新時間:03:00 2025-04-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05 HKT

特朗普日前公布「超辣」對等關稅措施,同日簽署行政命令,取消中國及香港的小額包裹豁免關稅措施,5月2日生效。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在電台節目上表示強烈反對,批評此舉影響全球出口及供應鏈布局、全球穩定性及國際秩序。但他認為美國的政策是談判籌碼,很難長期執行,故仍有很多變數,美國企業及入口商都持觀望態度,或會延後落單,會令市場出現休克式的負面影響。他預料市場會萎縮,更會提高美國當地的產品價格,經香港轉口貨品都會減少。
料市場出現休克式負面影響
盧金榮續稱,廠商賣予入口商有定價,如關稅高就要降低成本,但強調不會做蝕本生意,因此美國入口商除非找到替代品,否則都一定要與廠商購買,即是由當地的消費者承擔關稅,而最初的貿易戰1.0是針對中國,當地入口商仍可向其他市場尋找替代供應鏈,但今次全球對等關稅後,已經難以再找替代品。
他認為廠商要繼續強化供應鏈及推動多元化的布局,特別是區域性的供應鏈做「中國+n」,鼓勵廠商尋找關稅低的地區設廠等,舉例今次美國對東盟加稅高,但南美洲只有約10%。他亦鼓勵廠商要開拓美國以外的消費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又或與美國的入口商、零售商建立聯盟,以向美方施壓。
莊太量:料對越南影響最大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在同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美國的決定會減少全球對美國貿易,加深當地通脹,令美國經濟較其他國家先向下,而全球當中料以越南影響大,該國目前與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差不多,主要出口到美國,在發展初期有如此大額關稅會沒頂。
他認為中國出口短期內會有衝擊,但事實上自2018年貿易戰開打後,中國已在全球尋找貿易夥伴,對美國的出口一直減少,以抵銷部分美國關稅的影響,當時是去全球化,今次是美國對全球分離,情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