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健兒牽父挑戰全馬冀圓心願

更新時間:03:00 2025-02-0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2-07 HKT

  新一屆渣打馬拉松將於本周日舉行,今屆賽事吸引逾7萬名參賽者報名參加,當中不乏聾人及視障人士,其中左眼已完全失明、右眼只有1%視力的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財務秘書何睿知接受《星島》專訪表示,今年是他首次在本港參與全馬賽事,期望與擔任領跑員、年逾60歲的父親完成賽事,直言「知道爸爸開始年老,希望趁大家仍有氣有力的時候,把握機會完成心願!」另外,本身是聾人保齡球港隊隊長的小學教師鄧肇中表示,自己將首次參與10公里賽事,強調聾人練跑須要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精力,並寄語年輕人做事勿輕易放棄。 
何睿知表示,自己由2012年就開始參與本港渣打馬拉松賽事,包括十公里及半馬賽事,過去亦曾參與不少海外賽事,他認為跑步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得着,指每次比賽都會規劃跑步策略,包括步速等,形容自己的腳步伴隨市民的打氣聲到達終點時,都會產生很大滿足感。另外,他十分欣賞賽會為殘疾人士提供指定參賽名額,讓他們較容易參與賽事。
用身體去感受 彌補不足
  眼睛是控制身體平衡的重要器官,問及跑步期間會否感到害怕?何睿知表示,失去視力雖然會對跑步有所影響,但身體仍有不少器官去感受現場環境以彌補不足,又指領跑員會在跑步期間提供資訊,故並不感到害怕。何亦指,殘疾人士練跑須要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精力,提及他們如果在本港街道訓練,由於街道不夠廣闊,領跑員難以左右並行地跑,故面對的挑戰會比健全人士高。
  鄧肇中則向記者表示,自己將首次參與10公里賽事,強調聾人練跑須要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精力,並寄語年輕人做事勿輕易放棄。他在手語傳譯Jessica的陪同下接受訪問,原是健聽的阿中在3歲時因為發燒而成為聾人,自小在主流學校中長大,但受聾人的身份影響,總讓人感覺不夠自信,直言「每次看到老師和同學都不太敢直視他們。」他希望今次參與10公里賽事,測試自己的耐力,感受賽事環境及氣氛,期望完成賽事。
  社會有意見認為現時本港不少年輕人做事易於放棄,部分更出現「躺平」心態。鄧肇中表示,每一項事物都需要嘗試,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過程雖不容易,但絕不能輕易放棄,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他提及每當學生遇上學習障礙時,很想將這一份堅毅傳承給他們,透露賽後會分享自己在賽場上的感受,細說如何堅持走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