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落成量「有數計」成供應指標
更新時間:03:00 2025-02-0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2-0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2-07 HKT

去年私樓落成量高達2.42萬伙創20年新高,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昨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數字與早前房屋局公布數字相若,認為落成量可以被預測,地皮在甚麼時間售出、將會興建多少伙單位,全都「有數得計」,而且計算方法直接自然,可成為未來樓市新供應的指標。
料發展商減價賣樓
施永青預期,今年落成量仍可維持約2萬多伙水平,其後會陸續減少,主要原因為過往數年發展商放緩施工進度及政府減少賣地影響。而且2022年及2023年之間,樓市交投轉慢,發展商見賣樓速度追不上施工速度,考慮到建築費用及利息,故會減慢起樓,亦因為當時市況不理想,對增加土地儲備意欲較弱,導致政府以審慎態度推地,成功賣出地皮自然減少。
所以想要長遠保持落成量,最理想方法當然是提高銷量,與發展商利害一致,施永青直言「起樓嘅錢都用咗,當然希望盡快賣出收返錢」,故會繼續減價賣樓。
事實上,去年一手成交量約1.68萬宗,對比2023年的約1.06萬宗已有明顯改善,施永青認為,暫時銷量仍需再上升,例如恢復到2021年水平,才可讓發展商確實對市場建立信心,隨後便會重新加快起樓及進一步增加投地意欲,令幾年後落成量重新回升。
施永青對今年整體樓市趨勢抱正面態度,現時息口仍處於高水平,若年內減息,對發展商在去庫存銷情上,以及買家在入市意欲上都有幫助。此外,美國新上任總統對中國的打壓力度比不少人預期為輕,長遠對本港經濟及樓市發展都屬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