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App膠袋多 餐廳年棄四億個
更新時間:02:06 2019-06-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06-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19-06-03 HKT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棄置堆填區的塑膠購物袋數量持續回升,二〇一七年升至四十四億個,按年增百分之二點八,尤其近年流行外賣App,其中因餐廳和熟食店而棄置逾四億個膠袋,按年升兩成。政府正計畫檢討是否需要調整膠袋徵費水平,以及因食物衞生而獲豁免的膠袋,例如冷凍食品膠袋是否要收緊。環團批評政府動作太慢,台灣和坦桑尼亞已制定時間表,全面禁用膠袋,本港對檢討收緊仍只聞樓梯響,對濫用平口袋亦未有對策,促請當局盡快檢討進一步收緊,把不是直接接觸食物的膠袋就要徵費,並每個膠袋的徵費由五毫加至兩元。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出,餐廳膠袋急升,除了因為餐廳數量上升,近年外賣App開始流行,市民叫外賣增加,一般沒有氣密封的食品,即容易漏汁就可豁免一個膠袋徵費,加上外賣凍飲又有豁免,一餐外賣幾個膠袋製造垃圾。該會今年三至四月調查八百六十一名市民使用餐廳即棄塑膠情況,六成受訪者過去一星期使用一至五個或以上外賣膠袋。
何漢威指,台灣〇二年開始推出限塑政策,當時已限制連鎖速食店派膠袋,去年一月更擴大至飲料及西餅麵包店,獨立包裝的麵包,膠袋不豁免;而用膠袋盛載凍飲亦要收一元台幣。五年後夜市都受規管,二〇三〇年全台灣販賣場所禁用膠袋,「可見當地政府幾大決心減塑!」
他更指,坦桑尼亞更在本月十八日起全面禁用膠袋,就算旅客可自攜膠袋入境使用,但不能在當地丟棄需要帶走。何漢威認為本港太落後,以食物衞生為藉口濫用膠袋,要求環境局修例,不論是否氣密包裝、新鮮食品和冷凍食品,只要不是直接接觸食品的膠袋就該徵費,甚至比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提出研究每個膠袋加至一元更進取,綠領行動建議每個收取兩元才夠滅塑力度;而餐廳亦可推優惠予外賣不取膠袋的顧客,鼓勵堂食。而政府應盡快制定減少膠袋時間表,並研究全面禁用膠袋的可行性。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留意到源自餐廳和熟食店的膠袋棄置量高過其他零售類別。由於購物膠袋棄置量連續兩年回升,而收費五毫已運作一段時間,政府將檢討徵費計畫在減用及棄置膠袋成效,稍後徵詢公眾意見。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出,餐廳膠袋急升,除了因為餐廳數量上升,近年外賣App開始流行,市民叫外賣增加,一般沒有氣密封的食品,即容易漏汁就可豁免一個膠袋徵費,加上外賣凍飲又有豁免,一餐外賣幾個膠袋製造垃圾。該會今年三至四月調查八百六十一名市民使用餐廳即棄塑膠情況,六成受訪者過去一星期使用一至五個或以上外賣膠袋。
何漢威指,台灣〇二年開始推出限塑政策,當時已限制連鎖速食店派膠袋,去年一月更擴大至飲料及西餅麵包店,獨立包裝的麵包,膠袋不豁免;而用膠袋盛載凍飲亦要收一元台幣。五年後夜市都受規管,二〇三〇年全台灣販賣場所禁用膠袋,「可見當地政府幾大決心減塑!」
他更指,坦桑尼亞更在本月十八日起全面禁用膠袋,就算旅客可自攜膠袋入境使用,但不能在當地丟棄需要帶走。何漢威認為本港太落後,以食物衞生為藉口濫用膠袋,要求環境局修例,不論是否氣密包裝、新鮮食品和冷凍食品,只要不是直接接觸食品的膠袋就該徵費,甚至比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提出研究每個膠袋加至一元更進取,綠領行動建議每個收取兩元才夠滅塑力度;而餐廳亦可推優惠予外賣不取膠袋的顧客,鼓勵堂食。而政府應盡快制定減少膠袋時間表,並研究全面禁用膠袋的可行性。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留意到源自餐廳和熟食店的膠袋棄置量高過其他零售類別。由於購物膠袋棄置量連續兩年回升,而收費五毫已運作一段時間,政府將檢討徵費計畫在減用及棄置膠袋成效,稍後徵詢公眾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