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零售商需放棄價格競爭思維
發佈時間:03:00 2025-11-26 HKT
北上消費潮持續、內地品牌密集攻港,本港零售業在高成本結構性困境及價格競爭劣勢下,正面對傳統業態承壓及市佔率重構的雙重考驗,而「體驗升級」與「AI賦能」或是破局核心,例如商場創造獨特場景、AI精準行銷與自動化服務,中小企亦可透過技術升級重塑商品價值等。星島新聞集團將舉辦「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5」,特邀業內專家結合實戰案例分析消費趨勢,探討AI時代香港零售的生存之道與價值重塑之路。
新鴻基地產旗下The Point作為全港最大型的商場綜合會員計劃,至今擁逾300萬名會員,其行政總裁吳秀美認為,北上消費熱潮重塑了消費者對性價比及服務期望,香港零售業則打造獨特的本地消費體驗回應,例如商場升級為集購物、娛樂及美食於一身的生活圈,以新地商場為例,最近就引入亞洲首店Alice Pizza及日本人氣食肆鳥貴族。
商場升級「生活圈」吸引留港消費
自從推出為較高消費會員而設的The Point Gold會員計劃後,亦成功將消費從單純購物,延伸至全方位尊貴生活體驗,例如透過提供專屬貴賓室、預約電動車充電、雙倍積分等禮遇,並利用會員數據為商戶精準推送個人化優惠,有效提升高消費會員的忠誠度、到訪次數和消費額等。
實體零售方面,以無可取代的線下體驗及貼心服務突圍,具體策略包括舉辦熱門IP主題活動,例如Toy Story、KAKAO FRIENDS等,將「粉絲經濟」轉化為實體人流與銷售;增設寵物友善、親子天地等設施,延伸出「第三空間」,讓商場成為社交生活據點。
另外,The Point App提供眾多商場及商戶優惠內容,後台運用AI技術及逾千個個人化標籤智能推送最相關資訊,令會員體驗更個人化,更快接觸適合自己的優惠。同時,該App整合線上餐廳取票、泊車優惠、獎賞及商戶推廣,將線上流量帶動至線下消費,形成商場專屬生態圈。吳秀美相信,商場以「生活圈」定位,結合線下獨特體驗與數據驅動的個人化服務,有效吸引顧客留港消費,並在電商競爭中突圍。
平台數據助精準營銷
數碼港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總監嚴滌宇指出,香港零售業已走出低谷,呈現溫和復甦,中環更有餐飲企業在今夏創下消費額歷史新高,但未能成功轉型的商戶仍然要面臨淘汰。隨着市場M型化趨勢,零售業也迎來新機遇,例如清真菜系等小眾市場的興起。
嚴滌宇強調,香港零售業應放棄與內地進行成本競爭,轉而透過AI技術聚焦於高質量與訂制化體驗,具體應用包括以機械人實現餐廳服務與廚房自動化提升效率;透過分析抖音、小紅書等平台數據,實現精準營銷與個人化內容推送。對中小企而言,可選用已整合AI技術的現成系統輕鬆升級。
他期待論壇討論能超越將AI實現工作自動化的初步階段,進一步探索AI如何催生革命性的零售與餐飲新模式,為用戶創造前所未有的體驗。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鄭仲邦認為,在北上消費潮與內地電商的雙重衝擊下,香港零售業必須正視「高成本」的結構性現實,放棄價格競爭思維,轉向提升體驗與AI應用來尋求生存空間。
應確立中高端定位
鄭仲邦指出,北上消費「便宜又高質」已成不可逆轉趨勢,加上本地租金居高不下,香港業主無意減租,使價格戰毫無勝算。他強調,零售業出路在於應用AI技術,例如實體店引入虛擬試衫技術,讓顧客毋須親身試穿,也可預覽搭配效果,更可透過AI分析顧客喜好,精準推薦最適合的商品,提升購物效率及體驗。
為推動轉型,他建議業界應確立中高端定位,專注提供無可替代的消費體驗,令消費者認同200元一餐飯是物有所值的。至於本地電商亦應專注銷售高單價、高品質的商品,並提供善售後保障,而非與淘寶、拼多多等打價格戰。
他期待論壇能夠為業界提供具體建議,包括探討在內地零售強勢下,香港企業的生存之道、本地企業運用AI成功突圍的實戰案例,以及探討香港與內地企業合作共贏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