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轉冷 近8隻60%「潛水」

更新時間:03:00 2025-11-1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17 HKT

  新股市場踏入11月後明顯轉冷,據統計,最近8隻新股中已有5隻或逾60%「破發」,其餘3隻新股至今表現也明顯不及暗盤升幅,而且百利天恒(2615)上周更要宣布延遲上市。對於新股表現疲弱,網傳不少機構發行IPO基金參與國際配售,但卻提前、甚至在暗盤階段已急急沽貨獲利。南華金融集團副總裁莫灝楠向本報表示,在現行回撥機制下,的確會催生專門參與國際配售的IPO基金;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則認為,新股市場降溫受多重因素影響,不能單純歸因於IPO基金操作。至於正在招股的創新實業(2788),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建議散戶避免大手認購,反映新股氣氛已較之前盛況有別。
根據網傳消息指,在多間機構發行IPO基金產品下,上市公司以為把貨分給了長線機構,但這些機構卻盡快賣出獲利,以鎖定管理費和超額收益,最終演變成一場集體搶跑的遊戲。
傳有IPO基金急沽貨
  莫灝楠分析指出,受現行回撥機制影響,普通投資者中籤率低,的確有可能催生一批專門參與國際配售的IPO基金。他指出,這些機構通常在新股發行時便參與認購,上市後若股價上漲則持有數月至一年,若下跌則會一次性賣出止蝕。
  他又強調,新股上市首半年至一年,市場關注點並非基本面,而是供求關係、大型投資者實力、解禁期及籌碼集中度;若流通「街貨」較少,股價更容易被推高。
  伍禮賢則提出另一看法,認為新股市場降溫不能單純歸因於IPO基金操作,亦需從基本面分析出發。他指出,前期市場強勁,主因是今年集資氛圍較去年回升,本港IPO上半年集資額攀升至全球首位;進入下半年,港交所進一步改革新股機制,推動新股超購倍數大增,令8月後新股升勢凌厲;至於近期市場降溫,則因為部分新股同期招股,導致資金嚴重分流,以及投資者相對較為審慎有關。
百利天恒延期料與市況相關
  針對百利天恒延遲上市,外界有意見認為其H股定價折讓不足,與市場環境錯配。莫灝楠及伍禮賢亦認為,該股延遲上市與近期市場遇冷有關。莫灝楠表示,新股炒作熱潮之前已持續數月,目前出現階段性降溫屬正常情況;若上市公司發現自身估值不及預期,選擇暫緩上市亦合理。伍禮賢則稱,文遠(800)及小馬(2026)這些新股表現欠佳,直接影響了後續企業對自己的市值預判,而企業為獲取更佳估值,自然會選擇等待氛圍回暖。
  另一方面,正在招股的創新實業,截稿時僅獲約170億元孖展認購,超購約30倍,但兩位專家均建議投資者只宜小額投資作嘗試,並不建議大額認購。
  莫灝楠認為,創新實業一定會受到新股市場降溫影響,雖然與企業自身基本面關聯不大,但會對所有新股產生衝擊。他表示,若投資者大額中籤且首日「破發」,將造成較大虧損,因此不建議重倉認購;同時,他指公司業務層面吸引力並不突出,主要從事電解鋁、鋁業及化工相關業務,因此估值不會特別高,即使看到其基石投資者陣容較為優質,但仍難以此作為股價最終走勢的判斷依據。
傳統行業增長空間有限
  伍禮賢同樣認為,創新實業大概率會受到當前新股市場降溫的影響,認購氛圍難以重現此前的火熱態勢,具體仍需觀察後續招股反應。他建議,投資者可先觀望數日,若認購倍數未出現誇張增長,建議暫時放棄認購;即使選擇參與,也只建議小額嘗試。
  他又提到,傳統行業板塊增長動能相對有限,以近兩年該行業平均收入增長率為例,僅維持單位數百分比水平,與新經濟領域動輒數十個百分點、甚至翻倍的增長幅度相差甚遠,故增長空間預期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