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具政策優勢 助吸內企來港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9 HKT

近年內地醫療科技企業進軍香港趨勢顯著增強,香港投資推廣署數據顯示,2024年單是生物科技領域已有逾30間企業落戶,預計今年整體創科公司的查詢量和落戶量將錄得雙位數增長。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組總裁黃煒卓表示,香港的政策優勢正成為吸引內地企業的關鍵因素,這些政策顯著降低企業營運成本,目前落戶企業中約6至7成為內地企業。除醫療科技外,其他科創企業如全景影像龍頭影石Insta360亦加碼在港投資,將開設全球首間旗艦店。
香港政府去年以來推出多項措施,大幅改善醫療科技產業環境。審批流程上,新推出的「1+」機制允許企業憑一張海外認證加本地臨床數據即可申請藥物在港推廣,較過往需兩項認證大幅提速。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組總裁黃煒卓表示,目標在2030年實現香港自主審批藥物能力。稅務方面,「專利盒」政策將研發相關利潤稅率由16.5%降至5%,同時提供研發配對基金及人才庫計劃,每間企業可獲資助聘用最多4名科研人員。
投資署助愛博諾德攻歐市場
眼科醫療器械製造商愛博諾德(香港)公共關係經理崔若鴻分享實證。該公司2023年設立香港國際總部後,不僅在今年7月取得香港衛生署MDD系列產品註冊證(涵蓋人工晶體等核心產品),更透過香港子公司在馬來西亞、韓國設立直營門店。崔若鴻稱:「投資推廣署甚至協助我們對接瑞士政府部門,成功建立歐洲核心銷售渠道,這種國際資源對接效率在內地難以實現。」
崔若鴻進一步分析香港4大優勢,其中包括自由港地位帶來零關稅貿易及資金自由流動,加上知識產權保護完善,全球排名第六,能保障研發成果;同時國際人才匯聚,利於組建跨文化團隊,而政府部門提供從註冊審批到市場推廣的一條龍支援,全方位協助企業發展。
目前投資推廣署已訂立明確發展藍圖,除2030年藥物自主審批目標外,正加速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並透過innoHK計劃強化產學研合作。黃煒卓稱,目前已有企業與本地大學共同開發醫療技術,科學園的科研網絡更促成多個跨境項目。
企業端投資亦持續加碼,崔若鴻表示,除現有10人團隊外,將持續招聘研發與市場人才。雖然投資具體金額待定,但隨着研發項目推進與市場擴張,「投資規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公司尤其看重香港的人口老化結構,認為這為眼科醫療產品提供龐大潛在市場。
醫療科技企業之外,其他內地科創企業亦擴大在港投資。全球全景影像技術領導品牌影石Insta360宣布,將在香港開設全球首間多層旗艦店,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布局。
Insta360加碼投資港開旗艦店
影石Insta360香港獨家代理商、鵬世有限公司資深市場經理葉加龍表示,這間旗艦店不僅將設立新品優先發售專區,更會預留整層空間定期舉辦影像科技展覽及工作坊,目標是打造香港科技新地標。
葉加龍指出,雖然影石Insta360在全球全景相機市場的市佔率已達70%至80%,仍選擇香港作為旗艦店首站,主要基於三大優勢考量。首先,香港高昂的營運成本反而成為品牌實力證明,多層旗艦店的規劃能向全球展示高端形象。其次,香港政府的創科支持政策,配合學術自由和資金流通便利等優勢,形成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環境。第三,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香港的「緩衝區」角色更顯重要,相比其他動盪市場,香港穩定性優勢突出。
葉加龍表示,內地科技企業進軍香港的勢頭持續強勁,以鵬世代理的品牌為例,內地企業佔比已攀升至近9成,充分反映內地科企對香港市場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