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關在即 可望與港互補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6 HKT

距離今年12月18日海南全島封關僅剩4個月,小紅書上湧現了很多以「海南跨境電商」、「海南註冊公司」、「海南旅遊」為關鍵詞的帖文。一位從前在義烏做跨境電商的小紅書博主,最近將工作室搬到了海南島海口,並表示海口的稅收優惠、物流服務以及政府補貼給他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有分析指,海南即將進一步開放,不會搶走香港商機,反而香港、海南兩地可以加強合作,產業鏈互補不足。
所謂全島封關,是指今年底海南將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原則的進一步開放政策。所謂「一線放開」,是指將海南與其他國家之間視為「一線」,可自由便利進出;「二線管住」,是指海南與內地之間視為「二線」,並實施精準管理;「島內自由」是指在海南之內,各類要素可以相對自由流通。
零關稅商品覆蓋率將升至74%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封關是進一步擴大開放,屆時海南將實施更全面的零關稅政策,零關稅商品範圍由之前的1900個稅目增加至6600個,覆蓋率將升至74%,並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稅收政策也更加優惠,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統一為15%的優惠水平,而且加工增值達到30%或以上的貨品,可免關稅銷往內地。據統計,封關後減免的稅費將達數百億人民幣。人員流動方面,總計85個國家的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至於產業發展,則聚焦旅遊、現代服務、高新科技、熱帶高效農業4大領域。
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表示,海南封關或將對香港構成區域競爭,但亦帶來機遇,雙方可在綠色金融、創科、離岸人民幣、國際仲裁及高端服務業互補合作;對比香港,海南在GDP及人均GDP、跨國企業數量、人才儲備及產業基礎等各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海南島不會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毋須視海南為對手,只需堅守本身制度,做好自己。
專家:兩地服務市場不同
金融學者李兆波表示,短期內海南封關對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影響有限,因兩地服務的主要市場不同,但長期來說,海南或將分流香港的企業投資、貿易活動以及高端消費。他又說,面對競爭,香港須強化專業服務,保持國際競爭力。
德勤中國香港市場及業務增長主管合夥人、海南省政協常務委員呂志宏表示,香港和海南各具優勢,香港在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業擁有豐富經驗,可與海南在優勢產業深度協作,如香港提供跨境投融資和專業服務,海南負責製造及消費,形成互補產業鏈。
兩地近年已加強合作,例如海南去年10月在香港發行3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今年3月瓊港兩地政府亦於博鰲亞洲論壇簽署合作備忘錄,涵蓋貿易、投資、金融、數據安全流動、旅遊及人才交流等。
呂志宏續指,隨海南自貿港封關即將啟動,兩地人才流動亦將更加順暢,吸引更多專業人士落戶海南。他建議,有意在海南布局的企業應及早評估市場版圖、組織架構、業務模式、稅務安排以及法律法規變化,為長遠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