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抽水成風 新經濟股高危

更新時間:03:00 2025-08-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05 HKT

  港股今年以來「抽水」潮不絕,計及上周藥明康德(2359)配股籌77億元後,已至少11隻藍籌股以配售股份或發可換股債券(CB)形式集資,並以比亞迪股份(1211)集資435億元規模最大。隨着越來越多股份抽水,不少投資者均憂慮大市越來越近「見頂」,但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及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均指出,縱然新經濟板塊配股潮未完,但對大市中長期走勢影響有限;同時,兩大更向投資者教路,一旦持股遇上抽水時,應該如何自處。
對於抽水潮是否反映大市漸近「見頂」,伍禮賢認為,在市況較佳時, 企業一般也有較高意欲配股或融資,因股價在高位時,企業配股集資所獲資金相對較多,而最近市況出現回落,亦與配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關,但認為近期港股調整較為健康,中長線向上發展趨勢依然不變。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則稱,考慮到恒指近期在25000點附近,不算特別低位,因此企業有融資需求是正常現象,但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對大市影響相對有限,投資者毋須過分憂慮。他指出,目前市場不乏資金,加上股票市場的回報率遠高於銀行定存,促使資金流入股市,令其能夠輕易消化配股潮。
機械人生科股存暗湧
  溫傑又表示,投資者普遍覺得港股基本因素不算差,而且估值相對美股市場仍然便宜,因此入市意願強烈。除非市場氣氛突然轉差,或出現如宏觀基本因素惡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負面因素,情況才有可能逆轉。
  至於哪些板塊未來最有機會加入抽水行列?伍禮賢及溫傑均不約而同指向那些急需資金發展的「增長型」股份。其中伍禮賢預計,新經濟板塊、特別是處於初步階段的公司,資金需求相對較大,因此最有可能成為下一批進行集資的公司,例如機械人或自動化相關產業。事實上,優必選(9880)、地平線機器人(9660)及商湯(020)等相關公司今年也曾配股集資。
  溫傑續指,那些急需資金發展的股份很大機會進行融資,通常可以用負現金流指標去識別。他解釋,這類企業通常集中在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增長型」行業,例如是新科技股、生物科技股這些高風險族群,在研發成功及產生穩定收入前,往往沒有盈利,但研發開支巨大,因此必須依賴配股等融資手段來維持營運和發展。他更點名電動車行業,是需要持續投入巨額資本以擴大市場份額的領域。
  對於藥明系股份,雖然藥明康德上周已配股,但溫傑預料藥明合聯(2268)及藥明生物(2269)未來也會進行配股,「只要港股能維持在25000至26000點的良好市況,就繼續會有股份配股」。
一旦「中招」睇4大關鍵
  雖然抽水潮對大市影響有限,但個別股份一旦宣布集資配股,股價難免受挫,投資者又應如何自處?伍禮賢就建議投資者可透過4個關鍵訊號作判斷。
  第一,留意配股股份佔總股本比例。如果比例越大,原股東被攤薄效應越明顯,即對原股東越不利;相反,如果本身股份市值較大,但配股集資金額不算太大,攤薄效應就不太明顯。
  第二,留意配股價折讓大小。如果折讓較大,反映投資者需要更吸引價錢才肯認購,相對利淡;如果沒甚麼折讓、甚至有溢價,往往就代表新入場投資者對公司前景持樂觀態度。
  第三,留意承配人的身份或背景。若公司配股予知名機構,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比較有信心的信號。
  第四,留意配股集資用途。如果配股是為了發展新業務,或開發一些未來前景空間較大的業務,投資者相對會有信心;但如果是集資還債以降低財務成本,則可能令市場沒有甚麼驚喜。
重上配股價僅作短期參考
  伍禮賢提醒,企業估值與其賺錢能力及業務發展相關,儘管配股集資對股價造成短期影響,但最終決定企業價值的是其營運狀況。此外,他建議投資者可視乎交易成本決定去留,例如買入價較低或有盈利,狀態可較靈活。同時,若是長期投資的話,更不需要因配股消息而改變對公司前景看法;但若只是短期投資的話,持倉方面可選擇「避一避」。
  溫傑則認為,投資者應該從長期投資方面去思考,「這間公司的未來前景如何?」若覺得股價未來會上漲,便可先行持有;若覺得股價不會再回到原本的位置,就要「斬倉」。
  此外,坊間有說法指出,若有關股價能夠重上配股價之上,可被視為入場信號;不過,伍禮賢及溫傑均認為,這僅可作為短期參考。伍禮賢指出,配股價是一個較大額資金的買入價位,因此通常對於股價會是一個短期支持,惟這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要針對每一隻股票各自情況而定。
  溫傑亦稱,股價在配股後能否迅速重上招股價,僅為短線投資的參考指標,更重要的是3至6個月後公布的業績表現。他更以「麵粉與餅」為比喻,配股的短期「攤薄效應」就像多一個孩子來分餅,每個孩子分到的份額自然變小;但長遠來看,「這個新來的孩子是否也帶來了新的麵粉?」因為公司集資不會是為了將資金存在銀行,而是要進行新投資而創造新利潤,「有了新的麵粉」,便能把整個餅做得更大,即使分餅人數變多,但最終每個人可能分得更多。
  他又以騰訊控股(700)為例,指該股過往曾進行過數次配股,股價雖在短期內下跌,但隨後總能憑藉強勁的業務增長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