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Fitness斥2億進軍上海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0 HKT

內地預繳式消費在健身等行業甚為流行,但強逼銷售、大額預繳及不公平合約等問題仍時有發生。隨着內地當局整頓亂象,開創零預繳按月收費及無合約束縛模式的24/7 Fitness在香港穩步發展之餘,亦加速在內地擴張。該公司行政總裁黃靜怡接受本報訪問時首次透露,品牌兩年來投資近2億元(人民幣,下同)大舉進軍上海市場,目標在年底增至32間分店。
過往上海消費者習慣預繳一大筆費用,惟健身室一旦結業,便衍生追討問題。內地當局為加強規範,今年3月正式實施《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經營活動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健身中心經營者需遵循「三限」,包括會籍類預付款限5000元以下及時長24個月以下、課時類預付款限20000元以下及60次以下,以及儲值類預付款限5000元以下。當局又以「鼓勵式監管」,引導經營者提供小額及短期服務,取締以往手法。
上海對預繳實施「三限」
黃靜怡認為,健身行業新規發布後,對品牌於上海發展與營運有很大助益,「之前消費者對健身行業有戒心和不信任感,但零預繳按月收費及無合約束縛模式,可以令他們重拾信心。」她又提到《小紅書》一則帖文,稱新規猶如為24/7 Fitness量身定造,更形容其為「健身業佼佼者」,讓她感到意外,「我都嚇一跳,另外亦有些人說『24/7終於來了』,以這樣的態度歡迎我們」。
自疫情後,24/7 Fitness瞄準內地市場,而在上海部分大型連鎖健身機構結業後,品牌更銳意填補缺口,「傳統預繳模式的健身室結業,但需求依然存在」。黃靜怡指出,行內很多人都有留意其月繳模式,推廣及服務亦趨向透明,現時不少內地健身室已在美團等平台推出按次付費、按月付費的短期課團購新模式。
滬分店年底倍增 主攻高端客
目前24/7 Fitness在內地有逾60間分店,其中上海佔17間,目標年底增至32間。黃靜怡透露,每間店投資額在400萬至800萬元,部分甚至超過1000萬元,單在上海投資額已近2億元。營運模式方面,考慮到上海客戶消費能力與香港接近,以及租金等成本,月費為458元,主攻高端專業用戶市場,她坦言「價格不便宜,但對專業人士來說可以負擔,而且性價比高」。
近年內地涉及預繳式消費糾紛有上升趨勢,去年單是上海消保委接獲相關投訴就有近2萬宗。除了上海實施健身行業新規外,內地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5月實施《預付式消費司法解釋》,若簽合同時,消費者從未獲得相關商品或服務,可在7日內無理由退款,即俗稱的「冷靜期」。
消費者可7日內退款
若消費者因商家原因如突然結業而要求退款,已消費部分按折扣價或優惠比例折算,剩餘金額需按「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支付利息,意味消費者可拿回的退款更多。
若以健身中心突然結業或私人教練離職等情況,導致合約無法繼續履行為例,消費者購買標價1萬元(會員優惠價8000元)的私人教練課程,已上了1節課(每節原價1000元,會員優惠價800元),則退款金額應為8000元減去800元,即至少可獲退款7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