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科分享運用AI教學示例
發佈時間:03:00 2025-08-01 HKT

政府大力推動數字教育及人工智能(AI)輔助教學,並以初中科學科為試點,推出「『智』為學理」撥款計劃,吸引逾220間中學參與。教育局近日上載相關分享會的文件,內容涵蓋結合AI應用的科學課堂設計、學與教示例等。其中提及為推動教學創新,當局推出「初中科學教案設計獎勵計劃」,供學校分享於科學科運用AI的校本教學示例、共建AI輔助教學材料庫,並設多個獎項,第一階段評審將由明年3月開始。
根據簡報文件,「『智』為學理」計劃共有221間學校參與,截至6月,共有7間大專院校單位將提供短期課程,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香港教育大學人工智能及數碼能力教育中心;以及香港大學的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等。
倡擬定課堂GenAI所涉角色
教育局指出,在結合AI應用的科學課堂設計方面,三大重要概念包括學生將更多在學習和解難時使用AI、科學教師作為學習促進者(Facilitator)和共學者(Co-learner)的角色越見重要,以及傳統的科學習作未必能有效評估學生的科學能力。教師可在AI的幫助下,設計新型科學題目,例如多樣實驗方法、多元方案等,挑戰學生的創意力、明辨性思維、運算思維和科學思維。
局方建議,教師在規劃課堂時,可設計及選擇切合課堂的科學實踐活動,擬定GenAI在課堂活動中所涉及的角色,以及使用課堂規劃工具,擬定課堂細節。當局亦列舉GenAI於科學課堂的角色及與學生的互動描述(見附表),例如當GenAI作為輔助修訂的角色時,建議學生可使用AI,但只協助改進科探習作的行文表達,而不會生成內容,並需展示如何評鑑和修正經AI改良後的習作。
為推動教學創新,當局亦推出「初中科學教案設計獎勵計劃」,供學校分享於初中科學科運用AI的校本教學示例、共建AI輔助教學材料庫、營造AI輔助教學的氛圍。教案設計的評審範疇涵蓋科學思維、創意思維及運算思維,並設多個獎項,包括金、銀、銅獎,第一階段評審將由明年3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