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交易尚待敲定 中方難接受作價太低

更新時間:03:00 2025-09-2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9-27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前日簽署一項讓TikTok繼續在當地營運的行政命令,根據內容,TikTok的美國業務將由一間新成立、由美國人掌握多數股權的合資公司營運,而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股權則少於兩成。儘管上述細節都是特朗普單方面的說法,中國至今仍未證實,但種種跡象顯示,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的機會不低。若然成事,那麼折騰多年的「TikTok風波」便可告一段落。
  TikTok在2018年進軍美國,由於它具備高效的推薦演算法,加上短影音創作工具簡單易用,很快就搶佔年輕人市場,其他主流社交平台根本難以匹敵。現時估計約有一半美國人(1.7億人)擁有TikTok戶口,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然而,TikTok的成功也伴隨着許多上綱上線的質疑,包括母公司向美國青年推送有利於中共的文宣、將美國用戶數據傳送回中國之類,這些質疑顯然是中美冷戰的附帶產物。基於美國對來自中國的科技競爭懷有極大戒心,所以拜登政府才出台了所謂「不賣就禁」的法案,特朗普政府也繼承了這項法案,並以此為工具勒索中國。
戰略價值不及晶片稀土
  過往幾年,中國輿論對美方打壓TikTok有過激烈的反彈,背後隱隱然有愛國主義力量在驅動。但在輿論場以外,中國決策者對TikTok的美國業務未必非常執着,展現出比較理性的姿態。原因在於,第一,TikTok美國業務必然受制於當地法律,中國肯定鞭長莫及,事實上也沒有介入的必要;第二,TikTok同高端晶片、稀土相比,戰略價值不是很大,未必值得以國家力量去捍衛。
  只要看看官方表態,就可發現上述研判不是無的放矢。在早前兩國元首通話中,中方的說法是「中國政府尊重企業意願,樂見企業在符合市場規則基礎上做好商業談判,達成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利益平衡的解決方案」;而在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後,中國外交部重申了上述說法。中方兩次表態均沒殺氣騰騰的感覺,沒有為「商業談判」落閘,態度已是相當清晰。故此,在不久的將來,若兩國就TikTok正式達成協議,絕不令人意外。現在雙方在談的,可能是價錢(140億美元的估值遠低於原先估算的350億至400億美元)。
  從特朗普上任後多次延長「不賣就禁」法令可見,他顯然不想徹底終結TikTok的美國業務,原因是他不敢得罪年輕選民。中國自然可以利用特朗普這個「軟肋」,向其討價還價。最近有一種說法,TikTok的演算法所有權仍歸字節跳動,美國財團只是獲得「演算法副本」的授權。這是否就是中國向美國「講價」的結果,不得而知,但起碼給人某種聯想的空間。
北京不欲糾纏下去
  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細節尚待發布,北京也沒有確認特朗普所宣稱的協議,估計雙方正忙於尋找一個「利益平衡」的方案。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中國不想再就TikTok糾纏下去——它根本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不然就不會拿來用作「商業談判」。
  當然,即便中美真的就TikTok達成協議,那也並不意味着中美冷戰就會一併結束。中美戰略競爭是結構性的,也是長期性的;隨着中國科技水平的飛躍發展,美國還會不斷找機會挑釁。倘若牽涉到中國的核心利益,尤其是AI、高端晶片之類、中國肯定是不會輕言讓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