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減息政治化 悖理違情難持久

更新時間:03:00 2025-08-21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21 HKT

  一年一度的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將於明天召開,按慣例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鮑威爾將於會上發表講話,總結局方對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看法,並就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的貨幣政策、包括美息走勢作出預告。
  有關會議及發言本已備受關注,今年再增添3個「亮點」。其一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執政後的首次年會。特朗普向全球多國亂徵關稅,對內的財金政策亦反覆無常,一時指令富商親信馬斯克狂炒人大削聯邦政府開支,一時又與對方鬧翻並強推會加劇財赤的《大而美法案》,令全球央行及財金官員疲於奔命。估計有不少人會利用今次會議加緊交流,商討如何合作應對,以至互相大吐苦水。
鮑威爾講話全球矚目
  其二是眾所周知,今次是鮑威爾最後一次以聯儲局主席身份出席年會。特朗普及其MAGA支持者,在去年總統選舉時已質疑鮑威爾暗幫民主黨助選,選舉後再多次炮轟他遲遲不肯減息,形容對方為「蠢材」及「太遲先生」。
  特朗普本想將鮑威爾中途炒魷,就像早前炒掉勞工統計局局長那樣,立即換上他心儀並願意提速減息的繼任人。但市場憂慮這會損害美國貨幣政策獨立性,以至動搖美元地位,特朗普最後只能表明不會在明年替鮑氏續任,又威脅會就聯儲局大樓翻新工程超支起訴對方。面對連串無理打壓,向來厚道的鮑威爾會否臨別秋波,藉年會致辭向特朗普進行大反擊呢?
  其三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及貨幣議題。經修正的就業及企業銷售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並不如特朗普吹噓般進入「黃金時代」,按理聯儲局應加快減息。但與此同時,消費物價數據顯示通脹陰霾仍揮之不去,尤其美國陸續與多國達成正式貿易協議,進口商及零售商在稅率確定後,會逐步將關稅影響轉嫁最終消費者,增加通脹壓力。本來一次性的通脹並不太可怕,但同時特朗普仍在不斷加碼,包括突然向印度加徵25%「二級關稅」,聲稱會開徵高達2至3倍的進口晶片關稅等,令市場更感混亂。
  此外,不少市場人士都警告,美股現已跟實體經濟脫節及嚴重超買。聯儲局減息會令股市火上加油,越炒越有,還是會因投資者趁好消息出貨,反而令股市泡沫爆破呢?市場普遍預計聯儲局在今年9月減息已屬必然,但會否如某些鴿派人士倡議,一次過減息半厘和兩年內減多達6次呢?面對眾多相互矛盾的數據、理論和考量,鮑威爾將如何取捨呢?大家都希望可從年會找到答案。
港市場兩個難以破解困惑
  美國的就業、銷售、息口、股市、以至債市和匯市走勢,存在越來越大的矛盾和不確定性,很大程度源於特朗普的朝令夕改和有違經濟常識的政策,在上任初期令市場大上大落,但到現在又因市場已適應其「TACO(特朗普總是退縮)」特性,而變成過分輕視、甚至無視其經貿財金措施的負面影響。有些人用「狼來了」的故事來比擬「TACO」,但大家必須謹記,該故事最後真的有狼出現,並且將許多羔羊吃掉!
  傳統智慧告訴港人,美國減息應有利本地樓市。但正如彭博專欄作者任淑莉指出,香港市場今年面臨兩個難以破解的困惑:其一是在聯繫匯率下,香港息口應同美國同步,但實際上前者(指拆息)卻大幅低於美息,可能因投資者對美元缺乏信心而減少了應有的套息交易;其二是住宅樓價在低拆息、港股升及大量外來人才湧入下仍然未見起色,背後原因就更為複雜。她形容世界正進入一個已知的未知領域(known unknown territory),香港作為國際開放市場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