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工司機危害乘客 盡職審查須嚴格把關

更新時間:03:00 2025-08-1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8-15 HKT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打車」一名司機,在沒有香港身份證的情況下載客取酬,事件在社會上引起關注。警方調查後,發現原來有詐騙集團安排司機冒用他人帳戶接單,再從中賺佣獲利。這些罔顧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違法行為,當然不能容忍,警方果斷執法可謂理所當然。事件更大的背景是政府發牌規管網約車平台在即,「黑工司機」之出現提醒政府,一定要及時完善相關制度,從而為網約車行業提供一個真正合理的營運環境,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不懂粵語不熟路面
  這次事件本身匪夷所思——涉事「黑工司機」不是香港居民,在香港工作取酬肯定搶了本地司機的飯碗;更離譜的是他根本不熟悉香港路面情況,甚至聽不懂粵語,完全不具備為市民遊客提供交通服務的條件,說他是「馬路炸彈」,應該不算誇張。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並非內地人首次在港載客取酬——今年7月,一名內地男子也是通過「高德」平台接客,遭「放蛇」的警員揭發只是持雙程證的旅客,他最終被判入獄2個月和停牌1年。
  有理由相信,「黑工司機」和詐騙集團不在少數,只是未被揭發而已,對此執法部門須再加把勁。類似事件一再發生,背景未必非常複雜——最簡單的解釋是,在港載客取酬收入相對豐厚,否則解釋不了為何會有人鋌而走險;內地經濟復甦乏力可能也是一個助力,加上內地人來港旅遊不像過往那麼困難,一些詐騙集團或許因此更易得手。這樣說絕無不尊重內地遊客的意思,只要他們奉公守法,沒有違反逗留條件,香港市民一定歡迎,但假如涉及不法活動,那就只能依法辦事了。
  要整治「黑工司機」的亂象,不同持份者都可發揮積極作用。叫車平台責無旁貸,據報「高德」將同服務供應商合作,在系統加入人面辨識功能,這樣做相信可以排除許多不合規的司機,有效核實司機身份,達致在源頭上拆除「馬路炸彈」。客觀而言,「高德」的做法算是亡羊補牢。
確保車輛司機合法合規
  政府的責任就更大。目前我們正在推動網約車合法化,這個目標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黑工司機」在路面出現不啻一個警示,提醒我們必須將把關工作做得嚴謹一點。對於將來取得營運牌照的網約車平台,政府一定要責成它們,確保車輛和司機均是合法合規的,若做不到就要處罰,最辣的懲罰是永久「釘牌」。不過「高德」的情況有點特殊——它本身沒有提供車輛和司機,而是通過服務供應商(如「宇宙出行」)代勞,政府對於兩者應該都要實施強有力的監管,總之要確保一件事:只要特定平台或服務供應商在實際上扮演「派單」的角色,就必須保證司機是合法合規的。
  在發牌規管網約車平台方面,香港經驗確實不夠,但既然牽涉交通安全、乘客福祉、本地勞工權益,乃至香港「旅遊天堂」聲譽等問題,那就一定要將事情辦好。平台要對司機做好盡職審查,政府也要發揮好監管的作用,杜絕路面上的「黑工司機」。那麼,我們的點對點交通服務才會是優質的,我們的網約車行業才可在安全合理的環境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