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成績斐然 「內卷式」競爭阻礙發展
發佈時間:03:00 2025-07-10 HKT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舉行首場有關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的發布會,根據主事官員臚列的數據,我國在「十四五」時期所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無疑是矚目的,綜合國力也切實得到提升。儘管一路走來確實荊棘滿途,但中國不但未被擊倒,反而越戰越勇。
內外挑戰未擊倒中國
「十四五」規劃始於2021年,今年則為收官之年。在這段時期,我國內外挑戰交織——內部挑戰,主要是指疫情效應尚未完全消退、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之類的問題;外部挑戰,則是指美國拜登、特朗普政府加大對中國的戰略圍堵,致使國際環境對中國變得相對不利。惟從種種客觀事實可見,內地基本上站穩了陣腳,甚至在不少領域均取得可觀進展和突破。
縱使近年國際貿易呈現總體萎縮、需求下跌的趨勢,但這並未改變我國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龍頭寶座、2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世界第一的事實;外匯儲備、能源生產、5G基站數量,乃至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也是世界第一。至於研發經費之投入,據國新辦數據,2024年全社會的投入規模,較「十三五」末期激增近50%,增量達1.2萬億元人民幣,已接近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只要大家看看近期「杭州六小龍」怎樣一鳴驚人,看看國產航母、C919國產大飛機、天宮空間站的亮麗表現,自會明白投放巨額研發經費不是白費的,也會認可國家在「十四五」時期所取得的成績。
當然,問題不是沒有。這裏所指的問題是,高速發展引發產能過剩,滋生所謂「內卷式」競爭的危害。國產新能源汽車那麼便宜,原因在於不同車企為了清倉而降價促銷,由於價格競爭過了火,導致整個行業陷入低效、無益的競爭,這其實也無助於相關企業和整個行業的升級。須注意的是,「內卷」並不限於汽車,因為外賣、飲料等行業都有類似情況,企業之間相互攻擊,已成日常,如此必然阻礙國內大循環。
在發布會上,「內卷式」競爭不是重點觸及的課題,但它早在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已被初次提及,當時的說法是「防止『 內卷式』惡性競爭」。本月初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也提及「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為甚麼這個問題必須嚴肅處理?因為處理不好或者被忽視的話,長遠必會導致企業利潤和估值下跌,也會擠壓中小企發展空間,甚至如果發生進一步非理性降價,可能會加劇通縮。這裏牽涉的已經不是單純的競爭問題,而是整個經濟基礎都可能受到影響。
引領健康有序競爭
內地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方面鼓勵市場競爭,一方面強調政府的引領作用。所以,整治「內卷式」競爭不是消除競爭,而是要引領競爭以健康有序的方式進行。若非如此,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等宏大目標將無從談起,因為欠缺堅實基礎。在「十四五」尚未結束之時,中央領導人已提出「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的任務,在即將開啟的「十五五」時期,內地肯定會發力處理這個問題,藉以創造一個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更有利於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