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關稅重創全球化 孤立主義難令美國偉大

更新時間:03:00 2025-04-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04 HKT

  特朗普在所謂「解放日」對全球大部分國家發動了關稅戰,其規模之大、樹敵之多、稅率之粗糙,令許多有識之士瞠目結舌。如果說全球化進程受到史無前例的挫折,國際貿易秩序倒退了起碼一個世紀,相信不是誇張之詞。特朗普發表「經濟獨立宣言」,無非是要終止他口中美國被敲詐的窘局,但這種邏輯得不到任何一個貿易夥伴同意,所以特朗普之舉動,實際上已將美國推向孤家寡人的位置。
曾積極推動自由貿易
  二戰以後,蘇聯基於意識形態原因,沒有深度參與西方貿易體系,美國則憑藉強勁的生產力,加上美軍美元的護航,在經濟領域成為自由貿易的積極推動者,因為這最符合它的國家利益。所謂自由貿易,講求世界的分工,讓不同國家生產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再進行交換。由於國際分工實在太過精細,各國利益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乃全球化。
  在國際分工中,美國至今仍掌握尖端科技、金融、專業服務的絕對優勢,但製造業確實已被許多新興國家蠶食,許多充斥美國市場的廉價商品都不是產自美國的,為此美國承受了巨額貿易逆差,大批低技術工人失去飯碗,船塢、車廠、鋼鐵廠的產能大不如前。在特朗普、萬斯這樣的「經濟民族主義」者眼中,這等於美國被佔便宜。其實,這種思路在特朗普1.0時代已經廣為人知,只是因為後來「狂人」被拜登取代,一度令人以為他的一套失去市場而已。
  在特朗普的團隊中,也許有人支持向個別國家發起關稅戰,但未必會瘋狂到無差別開戰的地步。有理由相信,現時特朗普所作的決定,源自他本人對關稅手段的痴迷(他說過關稅是字典中最漂亮的詞彙),但這種執念是極其愚昧的。因為以美國今天的發展水平,工資成本已高昂到不容許它變回「世界工廠」。他不惜顛覆世界貿易體系、打亂供應鏈,是在押注「對家」屈服,逼它們將廠房搬回美國。或許有個別企業會順從,但大批大批回流是不現實的。許多經濟學者都斷言他不會成功,我們也認為他會失敗,因為受到針對的國家是不會輕言屈服的,一定會反制。
  特朗普之愚昧還體現於執意自戕。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但它無法獨力生產國民所需的商品,只能進口,但外國出口商不會願意支付關稅,因為那是賠本生意,所以極有可能由美國進口商支付,最終成本一定轉嫁美國消費者。據路透社/益普索的最新民調,特朗普民望已跌至重返白宮後最低的43%,主因是不滿他處理關稅的方式。可以推想,假如關稅戰持續,輸入性通脹一定加劇,選民是務實的,最關心自己的錢包,到時必會在中期選舉中表態。
中國影響力勢增強
  今年以來,許多一早知悉特朗普意圖的國家或企業,紛紛尋求「對沖」。早前一大群國際工商界領袖亮相北京,他們的目的不言自明。如今特朗普正式發動「世界貿易大戰」,只會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加速調整——既然美國背棄自由貿易,那麼,能夠接棒的只能是經濟體量相當、歡迎外資的中國。最終,本來已是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必會有增無減。特朗普的經濟保護主義,初衷不外「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但這個宏願恐怕會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