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空中畫廊 雲端上邂逅藝術 榮獲航空界創新大獎

更新時間:12:00 2025-10-23 HKT
發佈時間:12:00 2025-10-23 HKT

當航班衝破雲霄,在萬呎高空之上飛翔,一場藝術與飛行的對話悄然展開。國泰航空以「空中畫廊」(Gallery in the Skies)為名,將30幅來自15位香港藝術家的創作,精心布置於波音777-300ER客機上,讓旅客在穿越時區的同時,完成一場心靈的藝術巡禮。

從跨越登機橋、踏入機艙的那一刻起,藝術便如輕風般拂面而來。這些作品或以精緻複製本呈現,或透過電子螢幕流轉,主題從自然山川的壯闊、城市脈動的繁華,到超現實的夢幻之境,無不承載着藝術家對香港這片土地的深情凝視。更令人驚喜的是,每架客機僅展示獨一無二的作品,讓每次飛行都成為一場不可複製的邂逅,為旅程鋪上一層詩意的偶然。

首架承載藝術使命的客機已於去年10月啟航,如今已有9架完成蛻變。預計至年底,將有12架客機化身空中藝廊,並在2027年完成整個機隊的藝術昇華。

而在地面的「逸連堂」貴賓室裏,15幅原作靜候知音。部分作品與機上展示相互呼應,部分則是藝術家的全新創作,彷彿在天地之間編織了一張無形的藝術網絡,邀請旅人在不同空間中尋覓那些隱藏在筆觸裏的故事與連結。

這不僅是一次飛行的升級,更是一場將本地創意帶往世界的溫柔革命。在雲端與大地之間,藝術成了最動人的共通語言,讓每個旅程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體驗。

本港航空業史上最精心策劃的藝術項目 國泰榮獲航空界創新大獎

國泰航空「空中畫廊」把每趟旅程,昇華成與藝術的邂逅,為本港航空史上最大規模藝術項目,更榮獲2025年水晶客艙獎的「評委之選:航空公司創新獎項」大獎。

對創意精神的重視是此計劃的起點,由構思到實踐,花了兩年時間。國泰航空顧客體驗設計總經理Guillaume Vivet形容,藝術應超越傳統空間,冀把創意精神帶入乘客的整段旅程,令他們不只是到達目的地時有啟發,在飛行中也受感動,「創造一段由天到地的藝術之旅。」

777-300ER爾雅商務艙,配備4K寬屏幕電視、可自行調節的環境照明等,藝術品的加入更讓其添上色彩。空中畫廊精心挑選了一批與香港有獨特淵源的藝術家,展出他們的匠心作品。30幅作品除了使用符合防火和安全標準的材料複製,更呈現香港多元且具前瞻性的創意。有些以東西文化兼容的顏料紀錄我城,有些則以抽象線條,甚至透過數碼科技、人工智能創作。

Guillaume Vivet 直言,國泰有幸邀得香港畫廊協會聯合創辦人梁徐錦熹,以及藝術品收藏家羅揚傑協助篩選藝術品,令整個策展過程更專業。而由於機艙翻新工程涉及座位、洗手間等全面改造,每架機改裝需時30至45天,加上要維持航務運作,所有作品料至2027年底才全部展出。

回望機場,「逸連堂」貴賓室重新開放後融入木質等自然元素,為空間注入溫暖,機上部份屏風設計亦與之呼應。休息區內陳列了共15幅「空中畫廊」的原作,其中多組以雙幅對照形式展出,讓旅客在啟程遠赴異地之前,彷彿走進收藏家友人的家中小憩,細味香港藝術的非凡魅力。國泰預計每年有數十萬乘客體驗波音777-300ER和貴賓室,展出的作品有望成為全球最廣為觀賞的香港藝術品之一。

展望未來,國泰透露正尋覓機會將藝術帶入其他航機或貴賓室,讓藝術令每趟旅程更有溫度。

15位藝術家 傾心創作

「空中畫廊」的作品皆出自15位與香港淵源深厚的藝術家之手,透過多元視角呈現由霓虹光影到摩天燈海的城市變遷。

本地千禧世代藝術家趙綺婷以寫生走訪各區,吸取現代中國藝術和水墨的精髓,結合抽象技巧,以建築為題詮釋港人的集體記憶與身份。其展出作品之一《獅子山下的璀璨》,描繪九龍密集的建築群矗立於獅子山下,生動展現香港精神。

土生土長的風景畫家劉彥揚,自幼常與父親到西環看海,因而在其展出的三幅作品中,皆以細膩筆觸與古典疊色技法描繪港島西海域的獨特風光,從波濤拍岸的海面、夕陽下的大嶼山,到往來於長洲與中環之間的渡輪,色調溫暖且層次分明。

混合媒介藝術家張馨儀則以別具創意的方式呈現港人的韌性。她以白色擦膠在報紙上反覆擦拭,再將染上油墨的擦膠塊整齊排列,重構居所附近天橋下的石頭與植物,象徵香港人「摸着石頭過河」的精神。 此外,多位藝術家透過科技拓展創作邊界,卡娜將旅行、自然與數碼元素融合於作品之中;黃宏達則與人工智能合作創作水墨畫。畫廊同時收錄已故攝影大師何藩,以及英國攝影師William Furniss的攝影作品,為展覽增添深度。

文:劉國業、梁薾心 圖:國泰航空、盧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