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字體有段故|認識路牌歷史 香港道路探索

更新時間:20:00 2025-10-08 HKT
發佈時間:20:00 2025-10-08 HKT

此書為香港第一本專述道路設計及字型專書,帶你考察世界道路設計,借鏡探討香港主要道路網絡發展之餘,分享路牌款式的演變,以及展示香港獨有交通標誌、監獄體路牌等。

此書領銜作者為道路研究社社長、監獄體再現計劃發起人。秉持「道路事,話你知」精神,為大眾提供道路資訊及知識。

港車北上帶動香港融合大灣區經濟,聽講話11月粵車南下出台,內地大批車客將來港自駕遊,可謂惠港的及時雨,真係令人興奮,不過,陸港交通規則有異,大家要打醒精神,其中香港路牌標誌,不要輕言大同小異,駛上不同道路,一眼關七都嫌遲,最好是預早做好功課。

此書不是為粵車南下而設,但好有參考作用,我想說的是,其實本港土生土長的駕駛者,都未必熟悉所有路牌,更遑論認識其背後的深層次知識。何謂深層次的知識?書中壓卷之作就是全部「干貨」;即是俗語「有料到」之謂也。

第一章題為「世界路牌歷史」,早期英國路牌由1919年姬安衛爵士出任首任運輸大臣開始,爵士手下有位司長,專責為部門推出交通新標準,是為劃時代之作,為紀念司長,他在當時設計的新路標圖案名為「梅培理標準」,包括「學校」、「道路與鐵路相交處、十字路口、轉彎處、之字路和斜坡。

其中最有趣是當年「學校」的圖案設計被指莫名其妙,那個火炬與學校有甚麼關係?原來有得解,這是「知識之炬」(Torch of knowledge),學校是教導知識,兩者關聯密切。不過,路牌設計稍嫌曲高和寡,上世紀50年代被英國棄用,改為兩個兒童的圖案,好了,相比之下,是不是後者比較「接地氣」,一看就明?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火炬圖案已在六十年代的英國銷聲匿跡,不過直至2000年,火炬圖案仍用於香港交通安全隊的『停車 兒童要橫過馬路』的舊款路牌上。」可以這樣說,你有你的「接地氣」,我有我的「人情味」,路牌不單是指揮交通,更是反映文化和風俗的標記。第一章還介紹其他國家的路牌圖案,包括〈風行全球:美國標準〉、〈戰後公約:歐洲標準〉、〈日本現代化:道路公團文字〉等。

■屯赤隧道入口附近曾出現將飛機標誌旋轉180度的爭議性「墜機路牌」,後來飛機標誌被遮蓋。
■屯赤隧道入口附近曾出現將飛機標誌旋轉180度的爭議性「墜機路牌」,後來飛機標誌被遮蓋。
■現時香港的交通標誌是基於英國《禾貝斯報告》的標準設計修改,然而兩地在圖案、顏色、標誌設計上有不少相異之處。
■現時香港的交通標誌是基於英國《禾貝斯報告》的標準設計修改,然而兩地在圖案、顏色、標誌設計上有不少相異之處。
■現時香港的交通標誌是基於英國《禾貝斯報告》的標準設計修改,然而兩地在圖案、顏色、標誌設計上有不少相異之處。
■現時香港的交通標誌是基於英國《禾貝斯報告》的標準設計修改,然而兩地在圖案、顏色、標誌設計上有不少相異之處。
■香港幾乎所有路牌和交通標示牌都是由在囚人士製作,而在路牌設計工序電腦化前,所造路牌之中文字體被稱為「監獄體」,在全人手製作下,仍能保持整齊、平衡,所需技術一點都不簡單。
■香港幾乎所有路牌和交通標示牌都是由在囚人士製作,而在路牌設計工序電腦化前,所造路牌之中文字體被稱為「監獄體」,在全人手製作下,仍能保持整齊、平衡,所需技術一點都不簡單。

啡色路牌迷思

第二章「香港路牌與交通標誌」,是專門為香港交通使用者而設,不同路牌的「前世今生」都有描寫,包括︰路牌種類與顏色、路牌字體演變史、路牌設計入門課、交通標誌演變史、香港獨有標誌等等,最後介紹好多香港人都會被考起的「啡色路牌的迷思」。

話說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大部分指向大嶼山的路牌都被加上以米奇老鼠頭形為基礎,由三個圓形組成的迪士尼標誌;與原有飛機標誌並列。翌年,濕地公園啟用後,指向天水圍的路牌都改成「天水圍及濕地公園」,如是者,在設計上稍為累贅。「如果必須設置旅遊景點時,應另外設立啡色路牌以區分地方名和旅遊景點。直至2019年底,香港開始引入啡色路牌作試驗;截至2021年6月為止,香港已有8個旅遊點設有啡色路牌。」

日後,粵車南下的內地駕駛人士,沿途識別路牌尋找好去處,記得認着這香港特色的啡色路牌啦!

 

《香港道路探索——路牌標誌×交通設計》(三次修訂本)
作者︰邱益彰@道路研究社
出版︰非凡出版
售價︰$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