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北上潮流|港人經驗分享 內地生活指南

更新時間:16:30 2025-09-03 HKT
發佈時間:16:30 2025-09-03 HKT

繼北上消費之後,港人移居北上亦漸成氣候。異地生活,總要從方方面面重新適應。從八達通到支付寶,從的士到網約車,甚或是生活文化的差異,此書正好為大家送上各種實用「小貼士」。
文:王文宇  圖:星島圖片庫

  本書由大灣區KOL「西DorSi」與理財專家李澄幸合作推出,在7月書展大出風頭,除了資料全面、話題合時,最緊要係好玩。作者精心推介美食心得,必看!
  本書內容以「大包圍」方式網羅各類北上人士所需,為求精簡,我要在這裏引用本書的「貼士」教大家怎樣避免墜入「雷區」。
  話說,2023年兩地通關之初,網上一度流傳︰「內地商戶只接受電子支付,不再收取現金。」點算好?原本並非真有其事,可能外國傳媒太過褒揚中國電子支付太成功,而全球加密貨幣流行,如日方中,於是有人萌生內地「只用電子支付」的錯誤觀念,作者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人民幣是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包括紙幣和硬幣),內地亦經常就有關法例進行宣傳及教育。」作者在內地生活多年,沒有遇過一家不願收取現金的商戶。
  我認識一位「資深市民」朋友,雖然多年穿梭內地不同省市公幹,退休之後,返大灣區吃喝玩樂,始終堅持現金消費,沒有申請任何電子支付,皆因嫌手續煩瑣,行得通嘛?當然OK啦,不過,朋友從來不會單獨北上。須知道,除了深圳通街的士,大灣區乃至上海、北京,的士少見,你無APP附Call車預支付功能,不能在街頭截到網約車。朋友話︰「我一定係大班人去玩,事後計返錢囉。」
  你不怕麻煩就好,反正朋友亦不會玩網購,逆潮流北上,無「電」生活,無話唔得,不過,若真的不知如何申請內地各種電子消費與服務,本書第一章〈支付篇〉就是為你而設,無論開電話卡,或碌信用卡,作者都幫到你。

■可能外國傳媒太過褒揚中國電子支付的成功,於是有人萌生內地只接受電子支付的錯誤觀念。
■可能外國傳媒太過褒揚中國電子支付的成功,於是有人萌生內地只接受電子支付的錯誤觀念。
 ■內地網購發達,但選擇居住地時仍必須考慮日常購物、餐飲設施的配套完善程度。
■內地網購發達,但選擇居住地時仍必須考慮日常購物、餐飲設施的配套完善程度。
■在內地生活,無論是堂食還是外賣,食品安全和衛生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了解內地的食品安全監管架構,以及作者根據自身經驗總結的一些小貼士,可以大大減低「中伏」風險,吃得安心又健康。
■在內地生活,無論是堂食還是外賣,食品安全和衛生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了解內地的食品安全監管架構,以及作者根據自身經驗總結的一些小貼士,可以大大減低「中伏」風險,吃得安心又健康。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融合,有不少內地朋友選擇移居香港,也有很多香港人考慮移居內地。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融合,有不少內地朋友選擇移居香港,也有很多香港人考慮移居內地。

樓市今時唔同往日

  第二個港人經常問的,是移居大灣區,買樓划算,抑或租樓更加抵?這裏有一個「雷區」,原因香港人根深柢固認為買樓必贏,租樓只不過代業主供樓。何況,買樓點會跌?正所謂「有買貴無買錯」,對吧?
  錯,無論香港和內地樓市都係「今時唔同往日」,全部應驗了那一句「花無百日紅」的道理。書中沒有甚麼大灣區樓市指南,但第二章〈居住及飲食篇〉有專文談租樓問題。
  作者指出,在香港租樓始終不便宜,最新數字顯示實用面積430平方呎單位,租金回報為3.6%,換言之,租住市值400萬的香港樓,租金1.2萬元;換了是內地,如深圳北站附近的單位,樓價400萬元人民幣(下同),租金只是5,000元,回報只有1.5%。
  我想講,中山的樓價更划算,逾千呎的屋苑,一般1,200元有交易,如果你想北上退休,不必花上二、三百萬元買樓,除非好啱心水。有條數係退休朋友估計,中山租住約1.5萬元左右一年,你今年65歲,住足20年也不超過300萬,如是者換個角度,租可能比買更着數。當然,情況每個人不同,以上只供參考。
  關於美食篇,書中選出5項「港人北上必吃榜」,是作者「實戰經驗」,閱後令大家減少「中伏」機會。

 

《宜居北上——港人內地生活指南》
作者:西DorSi、李澄幸
出版:萬里機構
售價︰$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