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救援|中斷的13人蒼山冒險之旅:差一兩公里到二戰飛機墜毀地
5月15日下午3時許,進入雲南蒼山保護區的最後一批失聯者共7人,在救援人員護送下安全下山。這樣,此次進山的13名失聯人員均已找到,全部撤離至安全區域。
5月12日上午,在當地年過七旬的嚮導茶興發老人引路下,“老兵回家”項目發起人孫春龍等一行13人,向莽莽蒼山深處進發。他們此行的目的,是找尋二戰期間“駝峰航線”上的失事飛機。
圖源:雲南森林消防
“80年前,中國航空公司的60號飛機在大霧中迷航,沒能飛越高聳的蒼山。”孫春龍出發前,寫下文章感嘆。而最終,他們13人也沒能翻越蒼山,這段冒險之旅在中途戛然而止。
一次提前預告的行動
5月12日上午,13名人員繞過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平坡鎮平坡村上壩田值守檢查點,擅自進入蒼山。根據當地公安部門提供信息,13名失聯人員於5月13日17時49分向隊友報平安,人員位於海拔2590米位置,隨後13人通信中斷,人員失聯。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海拔的達4122米。記者採訪獲悉,這支失聯的隊伍由“老兵回家”項目發起人、前媒體人孫春龍組織帶隊,進山是為了搜尋二戰期間在“駝峰航線”墜毀的“中航60號飛機”殘骸。
著名滇緬抗戰史專家戈叔亞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駝峰線60號”飛機是二戰時期執飛“駝峰航線”的運輸機。駝峰航線是二戰時期中國和盟軍一條主要的空中通道,始於1942年,終於二戰結束,為打擊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孫春龍看來,2022年是駝峰航線開啟80週年,是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莽莽的叢林之中。”
5月12日6時15分,在進入蒼山前,孫春龍在個人公眾號更新了這一消息,宣告此次尋找之旅的開始。
活動發起者自知難度大
今年71歲的茶興華,是蒼山腳下的一名山民,11年前曾帶人去過“中航60號飛機”墜毀現場,也是目前村子裡唯一知道具體墜機地點的人。一個多月前,孫春龍找到茶興華尋求幫助,希望能夠帶他們去“中航60號飛機”墜毀現場。老人聽聞是做好事,能夠幫助抗戰老兵回家,欣然答應了這個要求。
但在此次活動開始前,孫春龍也預感到,“尋找駝峰60號飛機的活動,難度超大。”
“最先遇到的問題是資金,我們組建的團隊,有遺骸搜尋、視頻拍攝、野外生存指導、嚮導以及後勤保障等,將近20人,團隊至少要在野外工作七八天時間,需要的費用不是一個小數字。”孫春龍在他的文章中表示,每一個團隊成員心裡都明白,大家面對的困難和風險,遠遠超出想像。滇西的雨季,已經提前到來,而且上山的路,因為這麼多年來的自然保護,全部長滿了一人多高的灌木和竹林。在密林中,有野獸出沒,還有毒蛇和螞蟥。
“但這條路,相比駝峰航線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孫春龍堅定著自己最初的想法。同時,也獲得了一些社會組織及個人的幫助。
準備在山上建紀念碑被勸阻
從5月12日出發,到14日媒體曝出13人失聯的消息,已經過去了兩天,與此同時,近幾日山中一直有降雨。他們的安危令無數人牽掛。14日下午,茶興華的老伴楊女士獨自一人守在空落落的院落裡,衣服兜裏的一台老年手機不時響起,家中的親屬紛紛打電話前來關心茶興華的情況。
“我老伴小時候跟著他父親常去山裏採草藥,他父親給他指認過飛機出事的地方,也去過幾次,所以前段時間有團隊就找到了我家。”楊女士說,由於一行人進山需要帳篷以及不少生活物資及裝備,孫春龍一行讓老伴幫忙尋找同村的村民來背,“請一個村民一天300元。”
“飛機失事已經80年了,現在也沒啥殘骸,基本上都化為泥土了。”楊女士說,孫春龍一行人此行原本還想將他們帶來的材料運上山,在飛機失事點建立一個紀念碑,但他老伴覺得山路艱險,加上不停下雨,阻止了這個計劃。記者在楊女士家看到,這些材料至今還擺放在她家庫房中,其中一個長形物體接近兩米高,被層層包裹,地上還擺放有水泥。
因大雨未能抵達目的地
5月14日13時45分,在多方救援力量的協同搜救下,成功找到7人,並安全將7人護送下山。後經當地有關部門核實,其中1人當日上山幫助運輸補給,被搜救人員發現並勸返,他並不在此前的13人名單中。也就是說,山上失聯的還有7人。而14日被救援下山的7人中,有一人係此次失聯隊伍中年齡最大的本地嚮導茶興華。
15日上午,記者在村子裡見到了他,老人家看上去精神矍鑠,狀態良好。 “這次進山和以前一樣,沒有遇到什麼太危險的情況,但走進山裏一兩公里就沒有信號了。14日下午,我被救援隊接下山後,送往醫院做身體檢查,後由專車將我送回家,到家的時間是晚上12點左右。”
茶興華說,此次行程原計劃4天,但因為山中下大雨,降溫明顯,他們最終沒能抵達失事飛機的墜毀點,選擇下山折返。 “離終點還差一兩公里。山里路不好走,要是路好走的話大概一個小時就能抵達發生墜機的位置。”
茶興華說,11年前他曾帶人去過墜機現場,但同樣因為下大雨,找不到任何殘骸。至於為什麼選擇雨季進山,茶興華表示,孫春龍他們覺得下雨進山就不用擔心森林火災問題,“在山中待的幾天時間裏,我們從來沒有生過火。”
失聯人員全部安全下山
經過徹夜搜救,5月15日8時50分,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的10名消防救援人員,終於和進入蒼山保護區的其餘7名失聯人員會合,採取分段接應方式護送失聯人員回撤。
據悉,會合區域位於蒼山馬龍峰南側大沙壩附近,海拔為2870米。因連續降雨影響,山上持續低溫且道路濕滑,通行極為不便,加之山腰上部濃霧瀰漫,溝谷陡峭難行,回撤速度較慢。截至5月15日下午3時,最後一批失聯人員在森林消防及多方救援力量的護送下安全下山,到達前方聯合指揮部。
這樣,救援名單中13名失聯人員均已找到,全部撤離至安全區域。而關於此次進山的手續是否合法等問題,也引發了公眾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