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陳景潤兒子首登父親母校廈大講臺:“似曾相識燕歸來”
“父親可能是很多人學習的榜樣,但對我而言,父親在我心中是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回憶起曾經和父親陳景潤相處的點點滴滴,已過不惑之年的陳由偉思緒萬千。
受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邀請,28日陳由偉首次登上父親母校講臺,線上線下和600多名廈大學子分享《猜想、理想、夢想——科學精神弘揚與當代青年擔當》主題講座。
“每次回到厦大都倍感親切,今天的教室也特別鳥語花香,時不時有燕子飛進飛出,我從來沒有經歷過。” 陳由偉的開場白讓在場師生會心一笑。
圖為陳由偉演講期間燕子不時進出教室。 李思源攝
“廈大是我父親數學夢起飛的地方。” 陳由偉從父親的廈大時光談起,1950年,陳景潤考入廈門大學數學系,後來因緣際會之下又回到廈大工作。 陳由偉表示,父親在這裡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德修養。 他以一份答案全對的98分試卷為例,當時廈大數學系教授方德植以字迹潦草為由給大學生陳景潤的滿分卷打了98分,並告誡陳景潤“以後搞研究出了成果,寫不清楚總是個缺點。“銘記在心的陳景潤自此端正態度認真寫字再沒有潦草過。
“這是父親受益一生的教導。” 陳由偉向師生們展示了父親晚年的手稿。 陳景潤不善言辭但卻分外努力。 1966年,陳景潤將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工作推進到“1+2”後,這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被稱為“陳氏定理”。
從默默無聞到有人喜歡,面對鮮花和掌聲,陳景潤沒有任何鬆懈。
“父親每天在家裡的書房都待很長時間,書房基本不讓人進。但我很淘氣經常進出,父親也很無奈。“陳由偉自嘲小時候是個叛逆少年,最煩別人問他數學是不是學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