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峰心態

人本主義心理學由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創立,以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不少治療師如馬斯洛、羅哲斯等,都認為精神分析學派過於強調病態的行為,過於以決定論作為人的價值基礎,缺乏了對行為的意義、正面的成長和發展的探索。他們亦不贊成行為主義將研究動物行為的結果,用來解釋人類複雜的行為,因此決意創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取向,藉以強調正向的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同時又加入了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強調自由、個人決定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馬斯洛的理論說,人的需求像個金字塔,是有不同層次的。底層是生理和安全,往上是愛、尊重和自我實現。滿足了底層的,就會有高層的需求。他的理論一直備受爭議,但是你得承認它很好地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樣,是正態分布;可是人的成就卻是冪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練和正回饋積累的結果,差距如同雲泥。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的資源都拿走,他想必還是能像穿越小說裏的主角一樣幹一番大事,因為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那麼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擁有甚麼樣的智慧和識見呢?

閱讀全文

更多文章